健康咨询描述:
左右就停了,医生说停得太快了,结果后来就有降下来。之后又开始吃强的松,结果和上次一样。后来服用中药,一般都是凉血止血,补益肝肾的,孩子上高中,药是药店煎的,不知道是吃得不正常还是什么原因效果不好,期间还出现了一次崩漏,由于失血多导致贫血,就输了血,肌肉注射雌二醇一周左右,就止血了。后来又开始服用中药配合强的松,几个月后血小板正常了(143)。可是由于2009年10月发烧半月多,药停了,期间单核细胞比率一直高(最高28),血沉32,抗核抗体ANA是1:320,乳酸脱氢酶高(520),输液利巴韦林和抗生素烧退了。奇怪的是发烧期间血小板一直增高(从143增至206).,出院后又开始慢慢下降至30左右。之后又开始服用中药至今,期间血小板高高低低(最高90,最低22),单核细胞比率偏高(最高17).2010年4月份化验了抗核抗体和血清蛋白电泳(AVA1:320,其余均为阴性。A:34,正常,其他都偏高)。目前血小板25 。
需要说明的是上次发烧治愈后,单核细胞比率一直偏高(最低9,最高17),而且脸上和脖子侧面出现了和肤色一致的摸起来粗糙的小疙瘩,不疼不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1、到底怎样才能消除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升至正常值?
2、听说中药调理可以,但是每个医生的方子都不一样,还听说这个病根本就不可除根,怎么办呀?难道当今这个难题就不可攻破吗?
3、单核细胞比率去年发烧至今一直高,目前17,为什么?
病情分析:
想必您也已对ITP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为慢性。
目前临床上首选治疗方案为激素治疗,它可以抑制产生抗体,抑制吞噬作用,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少出血。还有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方案。
指导意见:
1、慢性ITP一般棘手,因它容易复发,目前很难有效控制血小板抗体。如上所述的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均可降低抗体的作用,但减量或停药后还可复发。再则就是血液滤过。
2、中医方面本人暂无了解。慢性ITP病程长,病程可达1~10年甚至数十年,而自发缓解较少或不完全,但危及生命者较少。因此定期监测血小板并相应治疗非常必要。
3、感染的时候会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这是正常机制。这能解释您的女儿感冒发烧时血小板的升高现象。而血小板增多又会引起相应的破坏增多,因此产生较多单核细胞以吞噬“多余”的血小板。从而在一水平上建立了动态平衡。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