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感冒引起支气管炎 一个半月未好 现在主要症状: 微咳 偶尔有痰 肺部微痒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100月1日 感冒 嗓子痛 一直没有注意
10月5日 庐山玩 感觉咳嗽 流鼻涕 吃咽炎片3天
10月8日 医院就诊说是呼吸道感染 吃甘草片等药物
10月21日 依旧咳嗽拍片子为支气管炎和肺炎,开始扎青霉素5天
10月27日 复查 肺炎好了 说是抗生素基本吸收好转 停针 吃阿奇霉素三天 停药
至11月15日 依旧干咳 医院复查 发现依旧支气管炎 吃莫西沙星三天不见效果
11月21日 开始吃中药5天 效果不明显
11月28日 医院验血 正常 拍片依旧支气管炎 开始扎头孢 7天 配吃莫西沙星 沐舒坦
12月6日 七针扎完 最近晚上睡觉感觉良好,白天有时干咳,肺部稍微有点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 我扎完这七针还用扎么,这样多长时间能好啊?
病情分析: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1上,并能排除心、肺其他疾患而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指导意见:
建议你应该彻底治愈后停药,以免该病复发。
病情分析:
你好!你上述介绍的内容,可以考虑是呼吸道感染,但是否有支气管炎,是值得商洽的一个问题,因为单纯从拍片检查,多不容易确诊就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的。
而你的病史来看,则不除外因咽炎引起的咳嗽(干咳无痰),并不一定就是支气管炎的原因。
指导意见:
建议最好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科检查一下,是否因咽炎引起的咳嗽。
如果血常规化验正常,又没有发烧的现象,那么可以不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过多使用是不利的,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更不能使用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10天)。
目前的表现来说,保健和注意休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多喝水、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注意保健环境的湿度等。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目前不需要继续输液治疗了。你现在基本上已经好了,可以口服药物控制一下九可以了。
指导意见:
患支气管炎以后,你的气管粘膜就比较敏感,容易出现咳嗽以及咽部痒痒的感觉,这不是炎症,是一种气道的高反应性,建议你口服酮替芬和维生素c治疗。应该可以在7天左右好起来的。放心就行。
以上是对“请问我的支气管炎什么时候能好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建议阿奇霉素和急支糖浆口服,在连续使用五天就可以停药。
指导意见:
急性气管炎主要病变在主气管和支气管,病理是可逆的,也就是说能够恢复正常。
那我大约多长时间症状能消除呢? 我现在吃的是莫西沙星和沐舒坦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可以么?
莫西沙星和沐舒坦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是可以的。预计5天后症状就会消除的。
你好 董医生,我最近一直服用莫西沙星,沐舒坦和复方加拿明胶囊,但是从昨天开始我又有胸闷症状,胸口还是很痒,而且口腔溃疡,请问是为啥啊?是又严重了么?
最近一直服用莫西沙星,沐舒坦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支气管炎是不会加重的。胸闷,胸口发痒,口腔溃疡不一定就是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必要的话可以到上一级医院复查一下。
你好医生 我的莫西沙星服用了三天 服用完了,现在症状是胸口微痒,偶尔干咳,不胸闷,我在扎针的时候服用过一盒莫西沙星,上个月服用了三个阿莫西林,请问我还用服用消炎药么?我的消炎药是不是吃多了啊?我现在还需要吃什么药啊? 谢谢
建议口服急支糖浆,再就是治疗口疮。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情况描述,主要是发作感冒的症状给予多种治疗方法,病情好转,但仍然存在咳嗽的症状。
指导意见:
首先在发病早期,因为感冒没有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支气管肺炎的症状表现,其次在随后的治疗中往往治疗还不是很彻底就给予停药,所以导致咳嗽的症状反复迁延不愈。针对你的病情下一步的治疗建议采用中成药物治疗,暂停抗生素,给予润肺祛痰止咳等药物对症治疗,川贝琵琶膏、急支糖浆等药物均可缓解你的症状。平时要注意保暖,饮食以清淡为主,罗汉果、炖梨汤对于缓解你的症状也是有效的。
病情分析:
你这个病程比较长,在医院做了检查,已经确诊为支气管炎,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你没有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所以到底是那种细菌引发的炎症并不清楚。
指导意见:
我扎完这七针还用扎么,这样多长时间能好啊?
虽然应用的都是广谱的抗生素,但要不要联合用药,如何联合用,用药的针对性不是很强,打这个针也有点摸石头过河的味道。
建议做痰培和药敏。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