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胖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宝宝现在在 27斤宝宝平时吃的也不多请问现在在真长吗是不是宝宝神庭里的微量元素多或少啊请问宝宝正常吗用做一些检查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宝宝正常吗
病情分析:
病因 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常见原因有:
1.多食:人工喂养的乳儿,易喂哺过量,胖娃娃远比母乳喂养的多见。喂牛奶要加糖,往往糖加得多,引起小儿口渴,而婴儿只会啼哭,家长误把渴当饥,又给孩子喂牛奶,以致多食。已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一早一晚常要加餐。节假日
则点心、巧克力、花生米等吃食不断。每日摄入的热量已超过他们的消耗量了,家长仍希望他们多吃。有的家长自己偏爱甜食或多脂肪的食物,就按自己的口味来提供小孩子的食品。
2.少动:大多数小胖子平时不爱运动,也不做家务事。少动就更胖,形成恶性循环。饮食与运动不能达到热量的收、支平衡。
3.遗传:双亲肥胖,子女易成肥胖体型。
4.心理因素:受到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的小儿可有异常的食欲,导致肥胖症。
指导意见:
预防
1.掌握乳儿哺乳量:从出生到1岁,体内脂肪的增长速度很快。在这期间,多食,能使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猛增。患有肥胖症的人,脂肪细胞数目多且体积大,一旦消瘦些只是细胞变小,数目不会再减少,因此很容易重新胖起来。那么,如何正确地判断乳儿的饥饱,避免过食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啼哭:喂奶后能安静入睡或玩耍自如,表示喂的奶量已够。在两次喂奶之间啼哭不安,可喂些开水,解渴后常可安静下来。
体重:定期为孩子测量体重。不要只凭主观印象,判断孩子是胖还是瘦。不要认为越胖越好,孩子要壮不要胖。
2.掌握幼儿的运动量:对小孩子来说,不光要吃好睡好,还要有一定的活动量,吃好睡足不能代替运动。如果很少活动,热量摄入大于消耗,就会胖起来。
3.减少遗传的影响:家长自己肥胖,孩子也容易患肥胖症,因此更要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少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多让孩子运动。
肥胖症的治疗
1.饮食管理:调节饮食的原则如下:
①必须满足小儿的基本营养需要以保证生长发育。
②不宜使体重骤然减轻。最初,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以后可使其逐渐下降,至超过该年龄正常体重10%左右时即不需严格限制食物。
⑧仍须设法满足小儿食欲,不致因饥饿而痛苦。故应多选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笋、萝卜等。必要时可在两餐之间供给热量较低的点心。
④蛋白质的供应量不宜少于1~2克/公斤/日。碳水化合物为供给热量的主要食品。限制脂肪。总热量视每个病儿的实际情况而定,每日供热量应比正常供热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要充足。
(5)根据以上原则,食品应以蔬菜、水果、米饭、面食
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包括瘦肉、鱼、鸡蛋、豆类、豆制品等。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2.解除精神负担:不必到处求医,使小儿感到紧张不安。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也不能操之过急,若过多的干预,可能使小儿产生对抗心理。
3.增加运动量:应提高病儿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运动时间逐渐增加。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使食欲激增。
4.因内分泌疾病等所致的肥胖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