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时间,把产褥期定到产后的六周
指导意见:
产妇急需补充营养,产褥期的营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妇的身体康复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月子期的保健措施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加强饮食营养,尤其是分娩后的几天,消化功能逐渐旺盛的情况下,更要多吃各种富于营养的食物。产妇在产褥期除多吃些肉、蛋、鱼等食品外,还要多吃一些蔬菜
第一周(代谢排毒周):
餐点功能:清除废血(恶露)、废水、废气及陈旧废物
产妇刚生产完体力胃口皆不佳,食物以轻淡,好消化为主.以猪肝、乌仔鱼、小黄鱼为主
1. 生化汤:顺产者使用七份,剖腹产者使用十四份,每日300 cc
2. 麻油炒猪肝2份, 用烤老姜、米酒精华水(坐月子水)、麻油炒成
3. 甜糯米粥:每日两碗
4. 红豆汤:每日两碗
5. 鱼汤:乌鱼、鲈鱼或黄花鱼,以低温烘焙胡麻油、米酒精华水、烤老姜煮成,每日一条
6. 坐月子饮料:杜仲养身茶,或荔枝壳茶,或桂圆枸杞茶,止渴养身当开水饮用,每日两杯,共约600 cc
8. 生麦芽汁:退奶者用,每日一碗,连续三日(喂母奶者不用)。请事先告知,并在未涨奶前饮用
9. 薏仁饭:每日两碗(若吃不下请不必勉强)
10.特效催乳汤:章鱼猪手汤(产后四天无奶者用)
11.木瓜茶:奶水稀少者用(生产三天后用)
12.养肝汤:养肝护肝,帮助肝脏提高解毒能力
第二周(内脏收缩周):
餐点功能:收缩子宫、骨盆腔
着重腰骨复原、骨盆腔复旧,促进新陈代谢,预防腰酸背痛
1. 生化汤:剖腹生产者须喝至第十四天,每日每日300 cc;顺产者不再喝
2. 麻油炒猪腰:每日两碗,共两个,用烤老姜、胡麻油炒成
3. 甜糯米粥或桂圆粥:每日一碗
4. 红豆汤:每日两碗
5. 油饭:每日一碗
6. 鱼汤:乌鱼、鲫鱼或黄花鱼,以低温烘焙胡麻油、米酒精华水、烤老姜煮成,每日一条
7. 坐月子饮料:杜仲养身茶,或荔枝壳茶,或桂圆枸杞茶,止渴养身当开水饮用,每日两杯,共约600 cc
8. 蔬菜(选择品性温和的蔬菜,以红色的蔬菜为主,例如:红萝卜、观音菜或红苋菜、菠菜):以胡麻油制作,每日二份
9. 薏仁饭:每日两碗(若吃不下请不必勉强,也可选择面食)
10. 木瓜茶:奶水稀少者用
第三周至满月(滋养进补周):
餐点功能:补充营养、恢复体力(小产及剖腹产者至四十天)
调养体力,补血、理气,预防老化,恢复女性肌肤的光滑与弹性
1. 麻油鸡:以米酒精华水(坐月子水)、麻油、烤老姜制作,每日两碗
2. 甜糯米粥:每日一碗
3. 红豆汤:每日一碗
4. 油饭:每日一碗
5. 鱼类:一般鱼类均可(剖腹产可吃鲈鱼、乌鱼):每日一碗
6. 坐月子饮料:杜仲养身茶,或荔枝壳茶,或桂圆枸杞茶,止渴养身当开水饮用,每日两杯,共约600 cc
7. 蔬菜:品性温和的蔬菜,每日二份
8. 水果:哈蜜瓜、木瓜、葡萄、樱桃、水蜜桃,每日一样
9. 薏仁饭:每日两碗(若吃不下请不必勉强)
10. 花生猪脚汤或章鱼猪手汤(无奶水或奶水不足者食用):每日一碗连续三日
11. 药膳:炖汤每日一碗 (不愿食猪手者食用,如山药鸡汤)
12.木瓜茶:奶水稀少者用
温情提示:
■ 生化汤每日300CC,分三次喝完,每次100CC
功效说明:
■ 麻油猪肝:清除淤血,将子宫内的血块打散以利排出
■ 乌鱼或黄花鱼:肉质细嫩,炖汤易吸收,乌鱼有促进伤口愈合之效
■ 生化汤:活血补虚,怯恶露,收缩子宫
■ 红豆汤:强心利尿,清除体内废水并通过尿道排出;红豆多吃易胀气,故每日须控制在二碗以内
■ 糯米粥:利用糯米的粘性,适度刺激肠,助其恢复蠕动力并能防止内脏下垂;因糯米不易消化,故每日须控制在二碗以内
■ 坐月子饮料:解渴、养生
■ 生麦芽汁:退奶者用(如小产、四个月以上流产)
■ 药膳粥:剖腹产及小产者,前三天补气用
■ 养肝汤:养肝护肝,帮助肝脏提高解毒能力,尤其排除剖腹产麻药的毒性(产前十天开始送,每日一份)
■ 麻油猪腰:帮助产妇收缩子宫、骨盆腔
■ 薏仁饭(粥):低淀粉,利尿
■ 油饭:润滑肠道,促进体内废物排出,提高肠胃蠕动能力
■ 红色蔬菜:防止便秘、补血
■ 药膳:补血、补气、补筋骨
■ 麻油鸡:选用农家公鸡,补充蛋白
■ 花生猪脚:促进乳汁分泌,供奶水稀少者食用
■ 鱼类:补充养分、促进伤口恢复
■ 蔬菜:提供各种人体必须维生素和氨基酸,提高母乳质量
■ 水果:选取温性果类,适合不同体质产妇需求,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