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恶性神经组织小细胞瘤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目前一般情况:已切除肿瘤
病史:1年左右有时胸背部痛
辅助检查:广东医学院确诊为恶性神经小细胞瘤.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7例临床分析
展示癌症研究成果,运用全人类智慧战胜癌症。
〔摘要〕目的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7例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总结其治疗结果。结果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55.8岁,平均病程8.7个月。发生于肢体7例,占41.2%。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1%、29.4%和17.6%。发生远处转移8例(47.1%),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41.2%)。首次术后复发率100%。结论临床诊断困难,术后复发率高;根治性切除为其关键治疗手段。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以下简称恶纤组),是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深部软组织恶性肿瘤,临床无特异表现,细胞形态复杂,复发率高,预后差,我们遇见17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1~78岁,平均55.8岁。病史1个月至3年,平均8.7个月。发生于肢体7例(下肢6例,上肢1例),胸壁、背部及臀部各2例,腹膜后、髂窝、会阴部及颈部各1例。以原发瘤就诊者3例,余14例均为外院活检(2例)或术后复发来诊者,其中1例为3次复发后来诊,3例为多灶复发,6例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肿瘤直径在3~20cm。除7例无手术条件,余10例均行手术或再手术扩大切除,15例行放射治疗,包括术后放疗,剂量在4000~6000cGy,其中1例3次复发术后均给放疗。全组均给化疗,主要方案为ADM VCR/CTX DTIC和ADM DDP,根据身体状况用药1~6轮。
病理诊断及结果
17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8例经免疫组化明确组织来源。多形性型9例,粘液型4例,巨细胞型3例,炎症型1例。本组中首次手术切除的13例(包括外院手术者)均在术后1~24个月复发,平均4.46个月,在全治疗过程中,3次复发4例,2次复发4例,1次复发5例,发生在上肢的1例3次复发后截肢。
17例均获随访,其中4例分别随访10个、12个月、4年和5年后失访,按死亡计,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1%(8/17)、29.4%(5/17)和17.6%(3/17)最长生存7.5年死于肺转移,为截肢者。17例中肺转移5例,骨转移2例,肝转移1例,区域淋巴结转移共7例。
讨论
恶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本瘤由O′Brien等〔1〕于1964年首先报道并称为纤维黄色肉瘤,以后报道渐多,并经临床病理研究证实其组织构成为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中间细胞及未分化间叶细胞,从而明确了其组织来源为未分化间叶细胞,并称之为恶纤组〔2~6〕。本瘤好发于肢体软组织,其次为躯干、腹膜后等部,中老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
大体检查,瘤体光滑,界清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组织致密,大者有分叶或瘤内坏死。镜下主要为呈束状、车辐状及交织排列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和多形态的组织细胞构成,可见数量不等的瘤巨细胞、泡沫细胞及炎细胞,核深染分裂相多见。其分为多形性型、粘液型、巨细胞型和炎症型四个亚型。瘤体无真性包膜,包绕瘤体的为一层瘤细胞与反应性结缔组织混杂的假性包膜,且有瘤细胞突破假囊侵入周围组织,因此临床极易复发,一般报道复发率在30~50%〔4、6〕,甚则80%〔5〕,本组术后均复发。多为血行转移,依次为肺、肝、骨、脑等,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约占30%。
恶纤组的诊断临床诊断困难,与其他肉瘤难鉴别,根据本组经验结合文献,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本病:多见于肢体,中老年好发;瘤体近期生长加速,本组12例有生长突然加快史;首次手术后诊断不明,近期内复发且生长迅速,有时呈多灶或游走性复发;瘤体韧硬,界限清,位置深,活动好,原发瘤多无痛,复发或突然增大时有疼痛;有区域淋巴结肿大可与其他肉瘤鉴别。当然最后诊断尚需病理,但应鉴别于以梭形细胞构成的纤维或神经组织来源的肿瘤;以高度异形细胞构成的横纹肌及脂肪肉瘤;含丰富粘液的粘液脂肪肉瘤;巨细胞型恶纤组应与骨外骨肉瘤鉴别;腹膜后的应与黄色肉芽肿及原发纤维化鉴别。不能确定组织来源的应行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
手术切除包括根治性切除和截肢术。根治切除范围应距瘤体3~5cm清除周围软组织,包括表面皮肤〔5〕。作者体会若情况许可,应距瘤体尽量远,因本组肉眼下完整切除的13例均有复发,是由瘤组织外侵假性包膜的病理特点决定的。如上范围的扩大切除可使复发率从50%降至26%〔4〕。截肢术主要用于病变近关节、骨骼受累及多次复发者,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但远处转移率无明显降低〔4〕。本组1例3次复发后截肢,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
放、化疗对本瘤均不敏感。15例放疗者中6例首次术后均给放疗,且1例3次复发术后均给放疗,但均在治疗后1~24个月复发。术前放疗可减少和延缓复发。17例均给化疗,但未见完全缓解及长期无瘤生存者,也未控制远处转移。化疗首选大剂量ADM(50mg/m2)和DDP
(100mg/m2)。
本瘤预后差,发生于肢体远端较近躯干及关节周围者为好。有报道2年生存率60%〔4〕。肘、膝关节以远和近端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73%和28%〔5〕。本组2、3和5年生存率较低,且无长期无瘤生存者,这与首次手术范围不足致多次复发有关。(张林郭作文吕建敏梁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年1期)
温馨提示: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