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耳道湿疹,耳内已经糜烂,常常流脓,时而有血水。耳道内有红肿现象瘙痒、疼痛难忍。需要用什么药物可以缓解,怎样护理避免反复?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2个月
目前一般情况:耳道湿疹
病史:2年
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经过几次治疗,仍然反复发作
有少量渗出液者:可用龙胆紫糊剂或氧化锌糊剂等涂布。渗出液较多者:可先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湿敷1—2天,也可用龙葵、苍耳、小飞杨、律草等任选一种或两种,适量煎水清冼或湿敷;或用0.1---0.5%枯矾水清冼湿敷。有继发感染时可用黄连(或黄柏)煎剂湿敷。待渗出液减少后,再用上述药物治疗。若分泌物过多,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水疱破后忌用水冼,可用1%醋酸铝液拭擦,有利消炎与吸水。如有脓泡,则排脓或去痂皮后,涂擦上述糊剂或软膏。对慢性湿疹除可采用上述各种药物外,尚可用10%黑豆溜油软膏(内含15%氧化锌)单独涂布,或与强的松10MG混合后涂布。必要时可用电吹风(热烘)、紫外线照射或X线治疗。对皮肤增厚者也可试用1—5%水杨酸软膏,以期变薄。保持耳廓清洁、干燥,勤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尤应注意清除外耳道脓液,减少刺激。去除可疑病因,对一些可疑食物如鱼、虾、海味、牛奶等要严加注意。慢性感染性病灶应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