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热,人们容易出汗。就在人们出汗多的时候,有一种病菌,叫“正圆形糠秕孢子菌”,容易侵犯人们的皮肤。由于这种病菌喜欢温暖和潮湿,而且有嗜汗的特点,因此,往往容易引起一种皮肤病,医学上叫花斑癣。花斑癣系皮肤上出现许多花斑块,一团一团的,好像是出汗后留下的汗迹,所以民间又叫汗斑。花斑癣是由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真菌病。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见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花斑癣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圆形糠秕孢子菌已被证实为本病菌,此菌系条件致病菌,当皮肤多汗,卫生条件差,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罹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该菌可由腐生性酵母型转让化成致病性菌丝型,引起皮肤发病。
全身治疗病情严重且久治不愈者,可考虑全身用药,如德国的雷@托@皮@康效果不错。每日2-3次,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2周。
预防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治疗。因本病无自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故要加强定宣传教育。另外要增强抵抗力,治疗力求彻底,治愈后衣被要消毒处理。
汗斑又称花斑癣,是一种浅部真菌病,皮肤损害以淡白色为主,呈圆形或卵圆形斑,边缘模糊,表面往往有许多微细的鳞屑,有折光性,可直接通过镜检找到真菌,发病部位以皮脂腺发达部位多见,如颈、上胸、背部与上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儿病例中可见于面颊、额及眉间,由于经常擦洗,表面不易附着鳞屑,故极易与早期白癜风混淆.
白癜风患者的皮肤色素脱失为成片的白色,边缘可有色素沉着,表面无鳞屑,出汗过多并不加重,当然,在显微镜下也找不到真菌.了解这些知识,可有助于鉴别两病.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点击左侧【点击咨询】闪动按钮咨询我,祝您早日康复。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皮肤表浅角质层慢性的真菌轻度感染,常无症状,或只有轻度瘙痒。病因:此病是由嗜脂酵母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等,都可诱发本病。症状:起初为许多细小点,很快斑点上的脱悄区扩大,融合成环状,颜色一般呈黄棕色或暗棕色,可出现粟粒、黄豆乃至指甲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疹,表面覆有极薄糠状鳞屑。治疗:内用药物疗法:1、康唑片:每次200mg,每日1次,与早餐同服。2、伊曲康唑胶囊:每次200mg,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外用疗法:1、搽药前先用温水湿润皮肤,再用棉球蘸洁尔阴原液涂搽所有皮损,揉搓10-15分钟。待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晚1次。2、土槿皮10g,丁香10g,加入50-70%100ml酒精中浸泡1周后外擦,每日2-3次。3、密陀僧粉剂干扑,每日2次。
以上是对“花斑癣的治疗?花斑癣的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