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你好!我这几年发现了我有个非常严重的病。我每天怕睡觉,我喜欢中午睡午觉,要 是睡的时间长一点,起来就上厕所,上完厕所起身的时候,突然就头晕目眩,是么也不知道,就跌到了 。过一阵就好了,才发现自己躺在地上。我经常一转脖子,脖子就发出“咯甭”的响声,经常后脑勺沉重 难受。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8-1-11 17:42:01)
男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每天头都承重,发晕。许多年了 。
你好 医师:我这样必须要去做CT吗?严重吗,你能详细给我讲讲吗?
第二次问题补充:(2008-1-12 20:22:32)你们 好 ,体位性低血压是怎么 会事,能给我 具体讲讲吗
第三次问题补充:(2008-1-13 17:36:24)你好医师:麻烦你们给我讲个解决这种病的方法?
体位性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3)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4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4类:(1)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其他还有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优降宁和α-甲基多巴等.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2)安定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氯丙嗪后最多见.氯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3)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它们作用在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4)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老年人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量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你这是体位性低血压,应多运动,增强体质,配合做颈椎按摩.不推荐做CT检查.
以上是对“我这几年发现了我有个非常严重的病,我每天怕睡觉”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改变体位应缓慢,睡觉头部垫高。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