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们同房快两年啦,没出现过一次怀孕,我们现在想要个小孩,到医院查后,两个人都正常,请问如何增加怀孕的机率,是经常同房,还是要几天一次呢?
你好生命的起源来自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卵子从卵巢排出后便进入输卵管;精子则由男性射精后,从阴道经过子宫到达输卵管内使卵子受精.受精后的卵子会分裂成胚胎,顺利的话,会在第5天或第6天在子宫腔内着床.因此要成功怀孕,必须具备4个条件:(1)有正常的精子;(2)必须要有排卵;(3)输卵管畅通无阻;(4)子宫腔的环境适合胚胎着床.精子的产生男性的睪丸从青春期开始就会制造精子,据估计睪丸每天会制造大约一亿只精子,平均每一秒钟就有一千只.这么惊人的生产力主要归功于睪丸内有数量庞大的精原细胞,持续进行减数分裂.成熟的精子进入副睪丸内贮存,在射精时和精液一起排出.每次射精时会有数千万、甚至上亿只的精子排出.精子进入阴道后便奋力游向子宫及输卵管.精子通常在几个小时内会到达输卵管,一部份则暂时留在子宫颈,再慢慢释出,以增加怀孕的机会.虽然每次射精时有几千万只精子射出,但是其中很多都是不正常或者活动力不好的,最后能够抵达输卵管的只有几百只而已.精子在子宫和输卵管内可以存活48~72小时,甚至有研究发现,在射精5天后还能找到活的精子.一旦有精子率先钻进卵子完成授精,就会在卵膜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其它精子就没机会啰!精子与卵子的成活时间卵子的产生相对于精子,卵子的制造便显得没有效率多了.女性在青春期大约有30万颗卵子,大部份的妇女在每一个月经周期只排出一颗卵,因此一个女性一生当中只排出400~500颗卵子,绝大部份的卵子根本没有机会排出.排出的卵子只有在12~24小时内有受精能力,没有受精的卵子就经由子宫从阴道排出.制造最佳受精卵3大秘笈找出排卵期想要怀孕的妇女,应该要在排卵期行房,才有可能怀孕.反过来说,如果不想怀孕,就应该避开排卵期.找出排卵期有下列4种方法:1.月历法:一般民间流传的「前7后7」(月经来潮的前7天和后7天)是安全期的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排卵日和月经的长短有关,通常是在下次来潮的前14天.例如一位月经周期30天的妇女,排卵日大约在上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的第16天(30-14=16).因为精子通常可以活3天,卵子可以活1天,所以她可能的受孕时间是在上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的第14~17天.2.症状法:接近排卵期时有些妇女会觉得下腹部胀痛、阴道有透明的类似蛋白分泌物,或是少量出血.3.基础体温:排卵日当天体温会下降,然后升高.不过量基础体温的目的在于确定是否有排卵,而不是预测排卵日.因为体温本来就会起起伏伏,等到发现体温升高时已经错过排卵日了.不过对月经很规则的妇女倒是有参考价值,例如量了几个月的基础体温发现都是第14天排卵,这个月量到第14天发现体温下降,可能就是排卵日.4.排卵试剂:市面上有排卵试剂(验小便)和排卵机器(验口水),如果使用正确的话,准确率非常高.通常是要在接近排卵期开始每天验,出现排卵反应的当天行房.排卵试剂一片大约150元左右,一个周期就要花掉一千块左右;排卵机器则可以重复使用,长期下来成本比较低.命中排卵期,受孕机率高!一般年轻夫妇每个月经周期怀孕的机会是15﹪左右,所以试4个月没有怀孕是很正常的,临床上对不孕症的定义是「有正常的性生活一年以上仍然无法受孕」.有的先生长年在外地工作,每次回来刚好都不是太太的排卵期,当然不可能怀孕;另外有些夫妇乱枪打鸟,如果没有命中排卵期也不会中奖.有效率的方法应该要集中火力在排卵期时每两天行房一次,或者以排卵试剂确定排卵日,才能有好孕气!增加怀孕的方法,你可以试试:为了提高妊娠机会,你们同房时要注意下面两点:(1)采取合适的性交体位.在排卵期,女方最好采取胸肘位(女方跪在床上,头低臀高,胸部垫一棉被,两手放在头的前方作扶持,男方则跪于女方的后面),射精后20~30分钟,女方再恢复卧位休息.如女方嫌这种体位累,也可改为男上位,女仰卧,射精后用枕头将女方的臀部垫高,保留30分钟后再将枕头撤离.(2)选择排卵期性交.可采用基础体温协助监测排卵日期.每天早上6~7时,用体温计测体温,并用曲线记录下来.月经周期准确的妇女,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排卵,排卵时体温会下降,翌日体温会骤升,前后体温相差0.5摄氏度左右.排卵一般发生在基础体温上升的前一天或正在上升的过程中,想妊娠可选择在体温下降的前一天或体温下降的当晚交合.男性要避免烟、酒、麻醉药物,因药物会使精子减少,并避免太热的工作环境,太热的工作环境对生殖器官有损坏,制造精子的机会就会减少,女性方面:在婚前性伴侣不要太多,如果性伴侣有毛病要去检查,性生活后若下部疼痛或分泌物较多,应要去看妇产科医师,不要自己乱配药,不当服药有可能会变成骨盆腔慢性发炎.利用体温表或去药房买验排卵剂,在自己排卵时和丈夫同寝,而夫妇一个星期一次的性生活,和一个星期2~3次的性生活比较,后者怀孕的机会较大.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