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2004年2月12日出生,6个月后断奶,去年感冒没发生哮喘.
从今年开始,一换季很容易感冒,严重时就哮喘,妈妈的爷爷外公都有哮喘史.
请问医生,如何进行中药调理?
目前一般情况:
在用抗过敏药和喷雾剂,每天早晚各一次,用过2个星期.目前身体正常.
您好,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因气管及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物的易感性增高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从而导致气管管腔狭窄而发病。治疗控制发作,常用支气管解痉剂有茶碱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氨茶碱、麻黄素、氢化考的松等 (1)平喘,氨茶碱或激素类气雾剂吸入 (2)止咳化痰 (3)中药治疗 (4)并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5)吸氧疗法 (6)哮喘持续状态除上述治疗外还要补液纠正酸中毒 (7)糖皮质激素治疗,多用于顽固哮喘发作病人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虽表现在呼吸道,但病位却在肺、脾、肾三脏。我们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分别制定出急性期、缓解期的治疗方法. 急性期 用汤剂以求灵活快捷。(1)寒喘:治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自拟定喘汤(药用炙麻黄、杏仁、细辛、灵芝、苏子、制附片、厚朴、仙灵脾、白芍、陈皮、法半夏、甘草)。(2)热喘:治以清热化痰、泻肺平喘,选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葶苈子、大枣、蝉蜕、地龙、桔梗、枳壳、川贝母、蒲公英)。 缓解期 用散剂,可长期服用,方便、经济。(1)定喘固本散:麻黄6克,陈皮3克,浙贝母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太子参20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蛤蚧10克,紫河车10克,山茱萸10克。加工成面粉状,装成5克一包。1-2岁者每次服半包,3-7岁者每次1包,成人每次两包,每天两次;便稀者,可用白糖调服。除缓解期服用外,还可根据哮喘发病季节预防用药,即上半年自清明前后开始服,连服3个月,下半年自立秋前后服,连服3个月。1年为一疗程。(2)冬病夏治(消喘膏外敷)法:药用炙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共研末。此为一人3次用量。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仅在三伏天外贴肺俞、心俞、脾俞、定喘8个穴位上。贴后灼热、发红即去之,注意勿感染。
温馨提示:
当患者在治疗哮喘时一定要保持持续性用药,切勿因为病情稍微好转就放弃用药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