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近半年时常有某一皮肤点有奇痒现象,非要查皮炎平方可,可是,这里好另外地方又痒。观察是先有一红线或点出现就痒,真不知道怎么办?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半年
目前一般情况:可以忍耐
没有明显皮肤损害的皮肤瘙痒,为皮肤瘙痒症.不过严格地说,它应该属于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病人会感到全身瘙痒,呈陈发性,如虫爬、蚁走或有烧灼感.感情冲动、温度变化、衣物摩擦等,均可诱发瘙痒,或使病情加重.初起时,皮肤上并无任何异常.但搔抓日久,皮肤发红,进而表皮剥脱,产生血痂,皮肤增厚,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肤还会发炎化脓.如老年人因皮肤萎缩退化、干燥而易瘙痒,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冬季皮肤干燥发痒,春暖消失,为冬季瘙痒病.肛门周围瘙痒常为蛲虫所致.女性阴部瘙痒,则可能有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痒,要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
患皮肤瘙痒症者最忌搔抓,也忌热水烫、肥皂洗,应避免情绪激动,不吃刺激性食物.
这些是中药方法~‘‘
方剂1
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
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3
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4
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
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水疱应使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6
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2甲基
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制用法:先将斑蝥、乌梅肉、雄黄、硫黄、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研末过100目筛,共置乳体中充分研磨混合备用,然后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7
苦参50-70克,生地30克,蝉蜕、
荆芥、桂枝、丹皮、当归、川芎、
甘草各10克,细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虫25克,蜈蚣6
条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8
苦参、首乌、当归、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方剂9
苍耳子15-24克,防风9-12克,
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鸡血藤15
-30克,生地、地肤子、白鲜皮
各18-30克,蝉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10
泡参、沙参、白芍、红活麻各30
克,白术、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当
归、丹皮、钩藤(后下)各12克,
黄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民间验方,:
方1
组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方2
组成:樟脑、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研为细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隔3-4日换药1次.
方3
组成: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方4
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时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3-4次.
方5
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葱白7寸,白糖少许.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共捣如泥,涂于患处.
方6
组成:鲜核桃皮适量.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方7
组成:鸡蛋3个,米醋1斤.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方8
组成:5倍子、枯矾、炉甘石各6克.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处,每日4次.
方9
组成:鲜丝瓜叶适量.
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揉烂后在患部反复摩擦,至皮肤发红为宜.每天1次,治愈为止. 【神经性皮炎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1.避免感情冲动.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
2.不宜穿过硬的内衣,以免刺激皮肤.
3.不抽烟,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用扑尔敏片,VITC(维生素C)片或者西替利嗪片等,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治疗,过敏症患者需要积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多吃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不洁水源对皮肤的破坏,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C.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