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光中毒性皮炎一般在光疗(长波紫外线照射)后多长时间发生?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请专家详细解答。万分感谢。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00nm~380nm之间的太阳光线,包括3类:UV-A波长为315nm~380nm,UV-B波长为280nm~315nm,UV-C波长200nm~280nm.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其中UV-A占97%,UV-B占3%,UV-C接近于0.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UV-C紫外线灯,用来进行消毒灭菌.紫外线益处种种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紫外线的认识是模糊的,一味地防!防!防!殊不知紫外线对人体也有有益的一面.首先,中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可使皮肤中的脱氧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可增强钙磷在体内的吸收,能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成长期的儿童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有利于预防佝偻病.近来在白领阶层中佝偻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白领妈妈们上下班坐车,工作环境全封闭,辛勤一周后的双休日又慵懒地不想出门.其次,不同波长的UV-A、UV-B波段能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白癜风、玫瑰糠疹和皮肤T细胞性淋巴瘤等皮肤病.仅对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表明,用紫外线治疗的病人可以显著减轻症状和减少综合症发生的危险,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再次,紫外线还可使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发生化学变化,用以杀灭微生物,对空气、水、污染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紫外线(UV)消毒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能够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几乎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因此,在净水、污水、回用水和工业水处理的消毒中,UV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消毒技术.由于紫外线具有对隐孢子虫的高效杀灭作用和不产生副产物等特点,使其在给水处理中显示了很好的市场潜力.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不会造成2次污染问题.紫外线的危害人们知道,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除有杀菌作用外,还具有调整和改善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呼吸、血液、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生成的功能.但是,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量的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可使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一些城市,已开始发布紫外线指数预报,以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日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呼吁从事户外活动的人们要避免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到海滨和山区度假的尤其要注意保护皮肤.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最为明显.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其波长有关.波长越短,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弱;波长越长,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强.由于受光化学反应的作用,能级较高的光子流能引起细胞内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变性.因此,被紫外线照射后,需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后才发生细胞的改变并出现症状,包括皮肤干痛、表皮皱缩,甚至起泡脱落.因紫外线对组织的穿透力很弱,皮肤下的深层组织较少受伤.但严重的紫外线,可引起人体疲乏、低热、嗜睡等全身反应.有些人的皮肤由于对紫外线过敏,光照后发生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暴露区皮肤瘙痒、刺痛、皮肤脱屑,还可能溃破结痂.实际观测表明,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地区(紫外线通常为平原地区的3—4倍),裸露皮肤在中午前后紫外线照射下,持续20—40分钟,皮肤有灼痛感且脱皮;持续40—80分钟,皮肤会起丘疹状水泡并导致各种病变.长期、多次的曝晒,可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光照性角化症),表现在暴露部位(如额部、颊部、鼻尖、唇、眼睑、结膜)出现单个和多个平顶形角化层增厚.据医学分析,这是一种癌前期变化.研究表明,紫外线能引起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由于机体内在的缺陷,使细胞不能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从而发生对变异DNA的复制,若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排斥,清除这种变异的细胞,即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缺陷,这种变异DNA的细胞将发生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因此,紫外线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1980年以来,美国诊断为黑色素和非黑色素皮肤癌以及白内障的人数明显增加,类似的情况在其它许多国家也有出现.据美国癌症学会估算,美国1995年诊断为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达80万例,黑色素皮肤癌约为3.4万人.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出,1973年以来,黑色素皮肤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4%.据估算,1995年有9300人患皮肤癌死亡,其中7200人为恶性黑色素皮肤癌,2000人为其它皮肤癌.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研究表明,波长为230毫微米的紫外线可全部为角膜上皮吸收,波长为280毫微米的紫外线对角膜损伤力最大.波长为290—400毫微米的近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在紫外线较强的地区,上述影响十分明显.如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太阳投射角大于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间长,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云雾尘粒少,大气和地面对紫外线吸收少,都增加了紫外线的辐射量,因此,这些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相对较高;在阳光照耀的海面上或沙漠中长期了望观察的士兵、海员,常有暗适应能力下降的现象出现;在空气稀薄的雪山高原的工作人员,因受经雪地表面强烈反射的紫外线的光射损伤,易患雪盲症;人们在雪地、沙漠或海面上暴露时间过长,因受紫外线影响强,易患日光性眼炎.1994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召开了紫外线指数专家会议.会议制定了紫外线指数的指导性标准,规定了世界气象组织紫外线指数标准单位.根据美国气象局的紫外线指数值,美国环境保护局在听取皮肤病、眼科专家及有关组织咨询意见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紫外线指数值、不同的公众皮肤类型及相应的“皮肤晒红分钟数”,确定了5种曝晒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建议,比如使用护肤素、防护衣帽,戴太阳镜,尤其是在每天10时至16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曝晒等.警惕紫外线的危害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即晒伤或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在室外活动时请不要忘记撑遮阳伞、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使用护肤素、防晒霜,并尽量穿浅色衣服,以减轻紫外线的照射.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