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我今年25岁了在22岁时得病,当时症状就是心跳很快,自己都感觉不到心跳,呼吸困难.然后到了重庆"心桥"医院也没检查出什么病然后转院到成都三人民医院才检查出是"心肌炎"入院1个星期后出院,医生只开了营养心肌的药物,但是出院后还是会发作,发作时是胸闷心跳很快,脉搏轻,呼吸困难,到医院医生就做心电图,医生说没事是窦性心率不齐叫我回家好好休息.但是持续2年都有这样的情况一般1个星期到1个月发作一次持续2年,但是现在感觉好了很多,但是偶尔会出现胸闷气短很少、心跳快伴有心绞痛.晚上还经常惊醒,惊醒的原因是感觉心脏"砰"的一声,我就突然坐了起来长吸一口气,一晚上最多的时候有4-7次这样的感觉.还有就是感觉自己憋气被闷醒了.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很耽误我的睡眠我的工作,希望医生帮助,请问窦性心律不齐有心绞痛怎么治疗?
根据您的主诉,考虑是非器质性疾病,和焦虑、劳累、紧张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建议改变这些不良习惯,规律睡眠、增加运动,避免焦虑,可以服用黛力新抗焦虑治疗.您完全可以正常工作和活动.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药物治疗:⑴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可用0.3~0.6mg片剂置于舌下含化使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对约92%的病人有效其中76%在3分钟内见效.延迟见效或完全无效时提示病人并非患冠心病或患严重的冠心病也可能所含的药物已失效或未溶解如属后者可嘱病人轻轻嚼碎之继续含化.长期反复应用可由于产生耐药性而效力减低停用10天以上可恢复有效.近年还有喷雾剂和胶囊制剂可用.不良作用有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偶有血压下降因此第一次用药时病人宜取平卧位必要时吸氧.⑵二硝酸异山梨醇(isosorbidedinitrate消心痛):可用5~10mg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小时.或用喷雾剂喷入口腔每次1.25mg1分钟见效.⑶亚硝酸异戊酯(anylnitrite):为极易气化的液体盛于小安瓿内每安瓿0.2ml用时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约10~15秒内开始几分钟即消失.本药作用与硝酸甘油相同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更明显宜慎用.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心肌炎属于已经治好了的一种情况,窦性心律不齐是属于相对比较轻微的心脏疾患,不过也还是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是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的,比如说是胸闷气短、心跳快甚至伴有心绞痛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
窦性心律不齐的概念: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属于正常节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均属窦性心律失常。正常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称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障碍,在一段时间内窦房结停止发放激动称窦性停搏。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缓慢窦性心律失常,并引起头昏、黑蒙、晕厥等临床表现,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胸闷、不适都属于窦性心律不齐的表现,一晚上最多的时候有4-7次这样的感觉应该是你在过度劳累下的一种症状,是暂时性的不需要过度担心,不过也要引起注意,饮食睡眠情绪方面都要注意下,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如下:
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是祛除诱因,如止痛、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必要时可适当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但须注意,窦性心动过速多为生理应激反应所致,故在诱因未祛除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勿大量应用,以防止因此产生的心脏过度抑制。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在40次/分以上可观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如经治疗无效或不能改善者,需安装起搏器,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后与病因及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病窦者,若治疗积极及时,部分可获痊愈。对长期不愈且窦房结病变不严重者,早期可无症状,但有可能发生心功能不全。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心脏停搏或猝死,应及时安装人工起搏器。
我建议你去综合医院心内科去治疗,系统的治疗,积极的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祝你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窦性心律不齐有心绞痛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用硝酸甘油需注意: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1-2片,不能吞服。硝酸甘油片剂有效期为半年。含服硝酸甘油后需休息片刻才能站立,避免血压改变。硝酸甘油装入棕色瓶内避光,防止受热、受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