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周岁半
病史:佝偻病
请问佝偻病有什么好的治病方法?预后如何?,会不会引起畸形?谢谢大家的回答,我很急啊!!!!!
第一次问题补充:谢谢神医旺旺,我最想知道的是预后如何?谢谢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小儿佝偻病可以引起畸形,O型腿X型腿等。简称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小儿常见病。其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大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双胎和人工喂养的小儿。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驰、易惊、多汗等。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未病先防 1.做好孕妇乳母保健工作,怀孕期间就应注意生活起居的调养,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进食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如骨头场、动物肝脏。分娩前3个月应口服维生素D及钙剂。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维生素D虽不多,但钙磷比例恰当,容易吸收。本病母乳喂养者发病率较人工喂养者为低。注意适时添加辅食,3个月后要加鸡蛋黄,5个月要加动物肝肉末。 3.凡气候适宜,应常抱婴儿到户外,多晒太阳。婴儿满月后即可开始到户外,时间从每天15分钟,逐渐增加到2小时以上。 4.注意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使用药物时防止用药过量。对攻伐峻烈药品更应慎用。 (二)药物预防 1.中药:龙牡壮骨冲剂,2岁以下每服7克,每日三次,开水冲服。 2.西药:出生后2周,开始给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用l~2年。或喂浓缩鱼肝油,每天喂2滴逐渐增加到5滴。对未成熟儿和早产儿,及人工喂养者,每日用药量含维生素D,2,0003,000国际单位,并配合钙剂。可用多维钙片,每次1片,每日3次。或者用维生素D3 30万单位,每月1次,肌注,连用2~3次。 既病防变 1)饮食疗法:①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一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一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入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二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②鲜鸡枞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枞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入猪油,待汨温上升到50℃时,鸡枞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枞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匀,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③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二只;将鹿茸切薄生,猪蹄洗净,与上三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2)单方验方:①鸡蛋皮若干,将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②虎胫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芎、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本方出自明的《普济方》。③鸡蛋壳炒黄研末,每服2克,每日3次。④牛骨或猪骨,共研细面,饭后每服10克,每日3次。⑤乌贼骨研面,加白糖等量,每服2.5克。⑥蛋壳猪肝散:鸡蛋壳125克、骨碎补90克、猪肝125克,焙干研末,每服2克,每日3次。3)针灸推拿①针灸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关元、气海,直刺进针0.2~0.6寸,不留针。②推拿脾土、三关,两侧各推20次。下肢变形加足三里,两侧各揉20次;前胸变形,推膻中20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③捏脊方法:自尾骶部起,沿脊柱两旁向上推捏至大椎穴,反复3~5次,提至第三次时,每捏3把,将皮肤提一下,提完后,以拇指按摩两侧肾俞数次,每日1次,6次为1疗程。用2~3个疗程。4)预防调养:首先孕妇应作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平时注意饮食要新鲜,富有营养,要定期服用扶脾益气的中药,如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其次是小儿出生后要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母乳不足的应补充牛乳、羊乳、豆浆等代乳品;还有可采取捏脊和推拿疗法,适用于佝偻病的任何阶段,有温经通络和血之功效。
温馨提示:
要积极防治,加强宣传工作,包括对孕妇、围生期、乳儿期的合理预防佝偻病知识。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