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酶蛋白含量约占肝脏总蛋白量的2/3。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类可能释放出来,或由于正常肝细胞的被损害而生成减少,这些变化可表现为酶学检测的变化。血清酶学检查是经济、实用的检测手段。目前的肝功能化验单中,大致可将检测的酶类分为5类:①逸出酶,由于肝细胞坏死而被释放出细胞外的酶类,如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②淤积酶,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如5-核苷酸酶。③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如胆碱酯酶。5反映肝纤维化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⑤肝癌相关酶类,如甲胎蛋白。ALT和AST的升高将有助于判断患者肝脏的疾病状态。人体内的转氨酶有20余种,常用于检测肝脏病变的转氨酶主要是ALT和AST,这是由于肝脏中转氨酶的浓度比血中高1000~5000倍,在肝细胞坏死、细胞膜损伤等情况下,转氨酶将从高梯度向血中释放。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使得血中ALT的浓度上升1倍,因此ALT和AST成为较为敏感的监测肝脏损害的指标。人体许多组织含有转氨酶,ALT在人体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肝脏>肾脏>心脏>肌肉,AST浓度分布为:心脏>肝脏>肌肉>肾脏。在肝脏内AL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AS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上述组织的损害均可使ALT和AST升高,如心肌炎、肌炎等,因此血清中ALT、AST的升高不代表一定是罹患了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要2个条件:①嗜肝性病毒指标阳性。②肝脏损害指标阳性。病毒性肝炎最终诊断的金指标是肝脏组织活检。我们不能简单地以ALT和AST升高的程度来判断病程。如重症肝炎时,由于存活的肝细胞较少,ALT或AST反而随着病情的恶化而逐步降低。另外,血清中AST/ALT比值是判断病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是因为ALT多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多存在于线粒体中,血清中正常的AST/ALT比值为1.15。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轻度发作时,AST/ALT数值下降,甚至小于1.0,可随着病情的逐步好转而恢复;在肝脏损害较为严重的时候,线粒体中的AST也释放到血清中,因此比值上升,大于1.2,甚至高于2.0,这类患者的近期死亡率将较高。总之,ALT和AST的升高只表示机体存在脏器损害,不是病毒性肝炎诊断的绝对指标。
你好: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病因是乙肝病毒、发热、劳累,其他病原体感染或其他疾病亦可引起。一般随着症状或疾病的消失,转氨酶会恢复正常。如果转氨酶异常,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sAg等5项中的若干项)阳性,又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尿黄等,则可确诊为典型的乙肝病人,应尽快住院治疗,以防转化为慢性肝炎与传染他人。存在争议与难于处理的是单项转氨酶偏高(正常值的一倍或数倍左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但从不出现临床症状,有的亦经过正规治疗,转氨酶仍偏高而无任何症状,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无改变,此种情况应该视为乙肝病人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呢?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考虑,单项转氨酶升高只能说明肝细胞质膜对酶的通透性有所改变,并不能作为肝细胞炎症、坏死的直接证据。按照现代感染病学观点,将其作为潜在性感染状态较为合理。因此,此种无症状的单项转氨酶偏高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本质区别。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