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因此,在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可能是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样息肉和恶性息肉(癌或肉瘤)。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大体检查时始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后得出诊断。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见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此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内膜过度增生有关。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 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宫颈口处看到或触及息肉,子宫体略增大;作宫腔镜检查或分段诊刮,将取出的组织或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等鉴别。 扩张宫颈,摘除息肉,继之搔刮整个宫腔,可将弥漫型小息肉刮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应定期随诊,注意复发及恶变,及时进行处理。近年来有人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小型息肉,获得成功。 对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血症状明显,上述治疗不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多发于宫体,多数生长在肌壁间,占肌瘤总数的62%;浆膜下肌瘤15%,肌壁间肌瘤向浆膜下突出,突出程度不一。肌瘤也可来自粘膜下(Submucous myoma),突出的程度也不同,有时有部分肌瘤仍在肌间壁,有时完全突出到宫腔或向宫颈管内生长。子宫肌瘤不但生长在子宫体,还可生长于子宫颈部的前唇、后唇或整个宫颈,此时正常大小的宫体坐落于大的宫颈之上。胀大而血运丰富的宫颈,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危险性。 粘膜下肌瘤逐渐长大之后可从宫颈突出于阴道内,很易经阴道检查发现,逐渐长大后还可突出于阴道口外。粘膜下肌瘤可破溃、感染,随粘膜下肌瘤生长、外脱,其蒂附着部的宫壁可向内凹陷。较小肌瘤无症状,多表现在有白带增多及接触性出血史;较大肌瘤不论长于前后唇伴宫颈糜烂,病人有腰酸痛、下腹胀、白带多及房事后流血等现象时可检查发现。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