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孩子已经6个月了,发现得了动脉导管未闭症。直径(内径)6毫米。想知道自己还能否闭合。如果不能。可以去哪儿治疗,如何治疗?谢谢!!!
你好:动脉导管未闭是很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自行闭合的可能性不大,可观察到1岁。小孩1周岁后应手术治疗,目前都选择小切口,创伤不大,术后会恢复的很好,不用担心。目前我国省一级医院都可以做这种手术(例如医大或医学院附属医院),不需要远跑。
您好!有闭合的可能,如果没有经常感冒肺炎、生长发育良好,可以密切观察。但6毫米的未闭导管,对6个月的孩子,不算很小,因此闭合的可能相对较小,即使没有症状,至少也应在学龄前外科手术或介入封堵,两种方法都很安全,成功率也非常高。外科手术一般有心胸外科的医院都可以做,介入封堵目前还主要限于较大的医院。
你好:未闭的动脉导管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粗细长短不等,大多外径10mm左右,长约6~10mm。外形可呈管状、漏斗状,粗短者则呈窗状。 1. 手术适应证早产婴儿有较高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病率,且易引起呼吸窘迫症。可先服消炎痛治疗,以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促使导管收缩闭合;如不能奏效,即需手术。婴幼儿有心力衰竭者应提早手术治疗。最适当的手术年龄是6~14岁。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更应及早手术,即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只要仍由左向右分流,也应施行手术,以防发展成为逆向分流,失去手术机会。成年以后动脉逐渐硬化脆弱,手术危险性增大。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最好在抗生素控制感染2个月后施行手术。 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麻醉,置病人右侧卧位,行后外侧开胸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在肺动脉干扪及震颤即可证实诊断。于迷走神经后方或与隔神经之间切开纵隔胸膜,充分显露降主动脉上段和导管的前壁,再将导管上下缘和背侧的疏松组织分离。如导管粗短,最好先游离与导管相连的降主动脉。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导管的处理有两种方法:①结扎法:适用于婴幼儿导管细长者,在未闭导管的主和肺动脉端分别用粗丝线结扎。肺动脉压较高,导管较粗大者必须在控制性降压下结扎,以免撕裂管壁出血,或未能将管腔完全闭合。亦可先在导管外衬垫涤纶片再结扎。②切断法:适用于导管粗短的病人。用无创伤钳分别钳夹未闭导管的主、肺动脉侧,边切边缝合两切端。成年肺动脉明显高压病例,尤其疑有动脉壁钙化者,最好行胸骨正中切口,在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心脏血循环,经肺动脉切口缝闭动脉导管内口,较为安全。
以上是对“动脉导管未闭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