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详细病情表现:
本人得此症十分苦恼,现在有时都已感觉麻木了,因为已有十年时间了,但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身体从一个状态运动到另一个状态身体发生类似痉挛(不知是否),不平衡,往往是手和脚再加上脸部作出怪动作以维持身体平衡,否则会跌到,在短暂的10来妙钟的手脚和脸部僵硬之后,心里会“大出气”一下,然后就恢复正常。因此,我不知是否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基本上有几种情况:(1)发生在坐一段时间起来准备走动时。此时,心里感到一阵轻微的紧张,有点不自然,似乎是憋了气,然后,相应地,手脚和脸部开始僵硬了,作出怪动作,以维持平衡;发生时,心里是知道的,“马上要发生了!”,如果一个人的时候,发生时不是很快,我甚至有时间控制它,当然,肯定是控制不住的,最多延长几秒;不严重时,往往是右手右脚再加上脸部慢慢地开始,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往往一下子开始,速度较快,而且不限于右手右脚,身体左半部分也参与,过了几秒,心里“大出气”一下,就恢复正常了。(2)百米赛跑枪声响后开始起跑时,哨子一响,心里马上就起反应,跟着手脚与脸部就开始了。(3)下楼梯比上楼梯更容易发生。(4)考试时,因为时间紧,坐在那也会发生。(5)值得注意的是,早晨刚起床时较少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最易发生。
似乎是与神经紧张有关系,不朝这方面想似乎也有助于减少发生频率。
从过去到现在每天都有发生,这是我痛苦的地方,因为人家以为你得了什么大病呢,当然我会很注意不要被人看到,因此,目前为止没有人发现,只是和要好的朋友、家人说了,当然,越注意似乎越容易发生。
要唤起它的发生也容易,只要让脚围着脚脖子转圈就行了。另外,发生后不会立刻又发生,所以,在一些场合我必须走上讲台时,我会先让它发生,然后上去就不会发生了。
尽管是免费的咨询,也希望能得到医师专业的回答!万分感激!
您好: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该病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了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从10-70岁均有发生,最常发生的在30-50岁,常见于学生、中青年知识分子。它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病因可能与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因素有关。患者的神经类型常为弱型,较抑郁和焦虑忧愁,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较紧张时,往往不能使自己适应于这种环境而易发病或使症状加重。精神、环境等的刺激可引起各种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临床研究还显示本症患者对运动、心理学试验和疼痛刺激有异常反应,如运动时最大氧耗量较正常人为低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以及毛细血管血流减慢,血乳酸盐增多等。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一、感觉心搏动增强,有心慌感。有心动过速(100~120次/min)或过早搏动,而使自觉症状更为显著。二、呼吸困难,主观感觉吸入空气不够用,因而需作深呼吸或有叹息样大呼吸。由于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故容易发生换气过度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如眩晕、四肢麻木、搐期,等。三、心前区疼痛,常表现为心尖区及左乳房下区刺痛或刀割样痛,为时数秒或持续数小时的胸闷、隐痛。疼痛的出现一般与体力活动无关,且多在静息时发生。有时在工作紧张、情绪激动后可持续数天或更长。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多汗、手足冷、两手震颤、上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五、其他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梦、记忆力不佳、思想忧虑、低热、头昏、头痛、肌肉痛等。由于该病主要是精神方面等原因导致微血管病变,所以按照一般心脏病处理往往无效。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症状表现符合中医奔豚、百合病、厥症诊断,本病的形成多为气滞血瘀,闭阻心脉。根据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临床上宜用芳香开窍、行心气、活心血的药物。只有心功能改善,其它脏器才有望改善。由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能够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具有镇静、镇痛、解痉的功效,因此治疗此类疾病具有良好疗效。当然除了正确的用药外,适度的运动同样重要。要学会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不要整天想着自己的心脏,越想心脏的感觉越不好,要把注意力转向外界,多亲近大自然,学着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豁达。
温馨提示:
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不必过于紧张,更不需卧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施: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