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专家您好:
本人基本情况:姓九尹,男,66岁,本月初先是小腹部发痒挠后出现少量颗粒丘状。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当地街道卫生医疗站诊治,医生说是过敏,吃药打针抗过敏治疗一周不见好转,并延至小腿和一侧手臂上局部发痒,用手一挠出现丘状颗粒,时痒难受,即到广州市皮肤病研究所专家门诊,确诊为“湿疹”。
采用1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1片/一天1次;花蛇解痒胶囊2粒/一日3次;维生素C2片/日3次。
2外用绿力洗液,炉干石锌粉涂液,曲松素软膏涂擦患处。3在四肢的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有约2毫升药液(具体何药物不知)。治疗一周后有所减轻,但仍未能止痒。
再次找原治疗专家复诊后采取以下治疗:
1口服:甘草酸二纳1袋/日2次,维生素C2片/日3次,烟酸胺片2片/日3次,盐酸西替嗪分散片1片/日1次,盐酸依匹斯洒汀胶囊2粒/日1次。
2外用药同上,加有另外一种洗浴涂液,治疗一周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加重。
现在原已好转的部位再次发痒,抓挠后起风团样状丘硬块,头部发间发痒也似黄豆大小的丘状小包硬块,特别是双手中指背面严重,尤其是液间凌晨三点钟左右奇痒难受不能入眠,清晨起床后整个手背肿胀,出现风团样硬块奇痒难耐……。
没有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推荐治疗方案
皮肤瘙痒症是指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干燥为较常见的原因。服用抗组胺药局部外用甘油止痒洗剂、尿素霜等。必要时配合作糠浴或淀粉浴等治疗。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