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病因症状本病是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证候群,在冠状动脉供血较差的基础上,任何增加心肌氧耗量情况都可引起心绞痛发作,如心率增快、收缩压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等。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的胸骨后不适,多呈挤压或紧缩感,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左手尺侧甚至颈部、喉部等,在费力的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时诱发。历时短暂,持续几秒到十几分钟,一般不超过20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即可缓解。(1)劳累性心绞痛。其特点是在运动或其他能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下出现短暂的胸痛发作,休息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常可立即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三类:①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②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情稳定在1个月以上;③恶性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其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2)自发性心绞痛。其特点是:①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并无明显关系;②胸痛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③未见血清酶增高;④胸痛时,心电图常出现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改变,有时出现暂时性S-T段抬高,称为变异型心绞痛,但需排除心肌梗塞早期的改变。自疗时注意事项(1)疼痛发作时切勿惊恐,应立即停止工作和活动,并且用急救药自救。急救药要放在固定处,或随身携带。(2)重视精神调养,善于自我解脱。恬静愉快的情绪是预防心痛的要点。(3)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工作,有利于气血流动。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都可选择,但锻炼量要渐渐增加,勿操之过急。(4)有些患者发作时,疼痛并不突出,仅见嗳气、打呃、胸闷透气难,猛烈咳嗽。疼痛也不在前胸。要注意观察。(5)患者必须戒烟。酒只可少饮,且忌饮烈性酒。(6)饮食清淡,糖也要少吃。燕麦、大麦、大豆制品、豌豆、胡桃仁、葵花子、海蜇、海参、牡蛎、山楂、酸奶、鱼类等食品有助于改善病情,可以吃一些。而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品,如奶油、鱼子、乌贼、鱿鱼、小虾米、猪肝、猪肾、羊肉、蛋黄宜少吃。咖啡也要少吃。(7)忌暴饮暴食,忌饮食后即睡觉。(8)晨起宜喝一杯水,并服药。一夜睡眠,血液深度增大,而且心痛发作也是上午为多,故喝一杯水能稀释血液,提早服药能减少发作。(9)不做屏气动作。例如用力大便,平举手臂提物。(10)减少房事。(11)一旦心痛发作严重、时间长、自汗多、呼吸短促加重、四肢冰冷、大小便失禁,必须马上加量服用急救药,有条件的再吞服3克朝鲜参粉,并迅速送医院。(12)餐次安排宜少食多餐,晚餐更应少而清淡。自治疗法1.急救成药(1)硝酸甘油片,每次1片,口含。(2)麝香保心丸,每次1粒,舌底含化。(3)六神丸,每次15粒,吞服。(4)心舒静,每次1支,吸入鼻中。2.按穴急救穴位按掐,在无药情况下可以选作急救用,效果也很突出;平日能坚持按摩可有预防作用。(1)按掐膻中、内关两穴。每穴3-5分钟。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女子可从第四、第五肋间平齐算。内关穴:在手臂内侧,从腕横纹向上两横指的两筋之间。(2)背部脊柱旁1.5寸(肩胛骨内缘边到脊柱作3寸)第五胸椎棘突(俗称算盘珠)旁寻找压痛点。每次按掐3-5分钟。(3)按掐至阳穴、膻中穴。每穴3-5分钟。至阳穴:在第七第八胸棘突之间。3.成药自疗法(1)生脉饮,每次2支,每日2-3次。用于体乏无力、口干、舌红者。(2)复方丹参片,每次2-4片,每日3次。(3)云南白药,每次0.5克,每日3次。(4)心绞痛宁膏,外贴心前区,每日更换。4.验方自疗法(1)五灵脂12克加少量醋,生姜2片,捣碎后开水冲服,每日2次。(2)荷叶一角、山楂叶30克,开水冲泡代茶。(3)瓜蒌30克、薤白10克、川朴10克煎服。(4)菊花50克,分2次煎服,煎10分钟即可。5.饮食自疗法(1)玉米面适量,生山楂10只,红糖适量,煮粥食用。(2)黑木耳15克、红枣10克、生芪30克(另包)、红糖适量,煮成羹食用。(3)牛奶250克(一瓶)、麦片适量,烧成粥食用。避免误诊有的冠心病者过分节制饮食,主食量太少,特别是肥胖者更是处片设防,反而不利于病情缓解。饮用可口可乐等饮料过量有引发心痛的可能。自疗心痛过程漫长,随便停药,则难以巩固治疗效果。
你好: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持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击队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内侧,常发生于劳力负何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如果用药后症状不缓解,可作心肌梗塞处理
你好不要吸烟不要紧张不要劳累控制高血压降血脂扩张心脏血管
以上是对“第一次问题补充,严重吗, 需要住院治疗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用硝酸甘油需注意: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1-2片,不能吞服。硝酸甘油片剂有效期为半年。含服硝酸甘油后需休息片刻才能站立,避免血压改变。硝酸甘油装入棕色瓶内避光,防止受热、受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