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你好</P>
<P> <B>中药治疗</B> <BR>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1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有的临床医师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 <BR><BR>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BR><BR>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 <BR><BR> <B>针灸治疗</B> <BR><BR>1.普通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4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BR><BR>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BR><BR>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BR></P>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