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是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或经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机体而导致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母婴传播:由带有乙肝病毒的母亲传给胎儿,是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途径。大部分是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的,所以带有乙肝病毒的准妈妈到正规医院分娩并接受正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就显得非常重要,多数可以有效阻断胎儿感染。2.血液、体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有可能。3.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主要通过隐蔽的胃肠道外传播途径,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或者皮肤、黏膜有微小破损接触了乙肝病毒。4.性接触传播:与携带乙肝病毒的性伴侣之间无防护措施的性接触可以传播乙肝病毒。5.其他传播途径:经破损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或昆虫叮咬传播等途径未被证实。特别提醒:1.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具有传染性;2.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表面抗体才具有保护性;3.高危人群有必要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保持有效保护性。4.普通日常工作等不会传染乙肝,因此反对乙肝歧视。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