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您好,现我小孩80天左右,黄疸,B超检查肝大,B超检查肝没有出现硬化,但是医生手模后觉得肝有点硬,经过24小时十二指肠监测,报告说没有胆汁流出,说明胆管阻塞较严重,一个月之前总胆红素为109,现在200左右。请问这种情况有什么治疗方案?是否只有手术?预后如何?以后肝功能是否会影响正常生活?急盼回复,万分感谢!
你好:中药:(1)脾虚湿毒型:治以健脾渗湿解毒。方用苇茎汤、银花方配茯苓15g,茵陈6g,白花蛇舌草6g,鸡骨草10g,葫芦条10g,郁金3g,夏枯草10g等。(2)肝脾亏损型:治以补脾疏肝,解毒利胆。以四君子汤为主,配谷芽15g,茵陈6g,田七1g,沙参10g,郁金3g,吉林参3g,熊胆0.15g,银花6g,丹参6g,赤芍6g等。(3)脾肾亏损型:治以补脾肾平肝利胆渗湿。以四君子汤为主,配谷芽15g,茵陈6g,丹参6g,赤芍6g,郁金3g,五味子3g,吉林参6g,田七1g,首乌10g,乌豆衣10g等。腹水重者加土鳖虫3g,水蛭3g,蟋蟀4只;便血多者加茅根10g,阿胶3g,旱莲草6g,茜根6g等。西药:口服强的松,每日1~2mg/kg。病重不能服者用地塞米松静滴,疗程一个月。并用肝泰乐、肌苷等护肝药物。合并颅内出血者肌注维生素K1,输新鲜血,及降颅内压等处理。用药指南: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是多种病因引起,有感染性病原及非感染性病原及原因不明等,但多系肝内原因引起。中医认为,黄疸可分阳黄与阴黄,阳黄因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汁溢于皮肤所致;阴黄多因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由内生,寒湿内郁,或由于阳黄迁延不已,湿伤阳气,脾阳不振,寒湿内阻,胆汁排泄为寒湿所阻,外溢于皮肤所致。本病早期多属脾虚湿盛或脾肝亏损型,迁延日久可转为脾肾亏损型。病程经过及预后决定于病因及有效的治疗,因此在治疗上以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护肝对症处理,中西药物互相取长补短,对疗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或细菌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观察要点]1.皮肤黄染,精神萎靡,纳差,尿色深黄,大便黄色、偶发白,肝脾肿大。2.实验室检查:血清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血谷丙转氨酶可升高,亦可正常。甲胎蛋白阳性。尿液巨细胞包涵体检测可阳性。由败血症引起者,血培养阳性。[治疗原则]1.适量增加糖与蛋白质的供给,注意补充维生素A、D、E、K。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的松,以活跃肝酶,减轻黄疸,消除肝细胞肿胀,延迟肝组织纤维化。3.应用保肝药,如肝泰乐,茵陈蒿汤等。4.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对HBsAg阳性的母亲,特别是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均应予以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一般免疫接种3次,即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剂量为1ml(20μg),上臂三角肌注射。血清抗—HBs作为检查疫苗效果的一项指标。[预后]预后较佳,60%-70%可治愈。转为肝硬化或死亡者较少。(幸福人家网)网友评论2003年3月28日《新生儿喂养及疾病防治》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