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小孩子尿床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多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所致。大多在3岁以后能自我控制。如尿床每月至少出现2次尿床者则往往是泌尿系统存在问题,医学上定义为遗尿症(俗称尿床、流尿),患病率约为10.98%。
指导意见:
中医认为:儿童尿床的根本原因是患儿肾气(中医上指管脏腑、体液正常工作的动力)不足,脏器功能失常,五液运化失衡。追根溯源是由于妈妈妊娠期间反应重、环境污染、胎位不正、遗传、劳累等伤了胎气,影响了胎儿的正常发育。此外,幼儿后天哺育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疾病影响、家庭环境差等因素也是造成儿童尿床的原因。西医认为:遗尿是膀胱发育不完善和脑部神经元功能失调等,出现了感觉、行为、意识、自主神经功能等不同障碍,临床表现症状各异,加之个体差异较大,在治疗方面,大多是用西药中枢神经兴奋剂,肌甘片多肽类,毒副作用太大,不能控制,总是复发。
病因:1、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反应、处置及传导障碍-膀胱已充分充盈(涨满),但由于神经传导障碍,大脑接不到信号或对信号不敏感,到达一定压力,使膀胱括约肌、逼尿肌控制失约而发生遗尿。2、膀胱自身发育不完善:发育不完善的膀胱不能完全行使控制能力。如膀胱偏小、括约肌松弛(膀胱还未完全充盈,膀胱壁上的神经元还未形成尿感信号,尿道口的括约肌已经憋不住了,产生遗尿)、逼尿肌的舒张受到影响等,导致排尿次数多、漏尿直至遗尿。3、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在夜间分泌增加以减少夜间尿量,遗尿症患儿这种内分泌节律消失,夜间尿量明显增多,加大了膀胱的负担而遗尿。4、遗尿症有明显的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一方有遗尿症者孩子发生遗尿可能性大约44%,如父母双方均有遗尿症者孩子发生遗尿症的可能性高达77%,而父母双方均无遗尿症者其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仅为15%。5、器质性病变:最常见的是隐性脊柱裂,发生在腰骶部,骨头裂开处与神经根粘连,使神经根受到轻微损害,夜间入睡不能正常控制排尿;其他还有尿路感染、结石、尿道裂等畸形、蛲虫病、糖尿病、尿崩。6、疲劳或精神紧张。请到儿科或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确诊一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