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肥厚<BR>属于肥厚型心肌病 , <BR>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尔可呈同心性肥厚.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减小.偶而病变发生于右心室.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R>应该说这个病比较麻烦. <BR>治疗的目标为解剖症状和控制心律失常.现用的治疗包括:①β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收缩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氧耗,增加舒张期心室扩张,且能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普萘洛尔应用最早,开始每次10mg,3~4次/d,逐步增大剂量,以求改善症状而心率血压不过低,最多可达200mg/d左右.但近来发现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能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也不改变预后.②钙拮抗剂既有负性肌力作用以减弱心肌收缩,又改善心肌顺应性而有利于舒张功能.维拉帕米120~480mg/d,分3~4次口服,可使症状长期缓解,对血压过低,窦房功能或房室传导障碍者慎用.地尔硫卓治疗亦有效,用量为30~60mg,3次/d.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合用可以减少副作用而提高疗效.③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控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以胺碘酮为较常用.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电击.④对晚期已有心室收缩功能损害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其治疗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相同.对诊断肯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考虑手术治疗,作室间隔肌纵深切开术和肥厚心肌部分切除术以缓解症状.近年来试用双腔永久起搏器作右心室房室顺序起搏以缓解梗阻型患者的症状,但有待积累经验. <BR>生活上应注意避免过劳,防止过度精神紧张,戒烟戒酒,规律生活,饮食清淡,适当运动.<BR>
<P>你好,轻微不需治疗.</P>
<P>大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无临床症状,只是在已知患者家系筛选中发现,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BR>1. 气急:出现于90%有症状的患者,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导致的左室充盈受限,左房和肺静脉压升高有关.<BR>2. 心绞痛:出现于75%的有症状的患者,与心肌质量增加,冠状动脉扩张储备能力下降,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以及心肌供氧和需样的矛盾有关.<BR>3. 晕厥和先兆晕厥:与运动时心输出量下降或心律失常有关,增加了猝死的风险(儿童和青少年的首发症状可能是猝死).<BR>那些非创伤性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BR>有价值的非创伤性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电图.<BR>心电图可以表现正常,但有症状的患者多为不正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左室高电压,下壁导联异常Q波,电轴左偏,等.<BR>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心脏轻,中度增大.<BR>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工具.主要表现是心室不对称肥厚,可有左室流出道狭窄.<BR>必要时可以进行磁共振显象,螺旋CT等影象检查.</P>
<P>治疗原则:促进肥厚心肌消退或阻止肥厚进展,减轻左室流出道狭窄,缓解病人临床症状,降低猝死危险.<BR>1.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钙拮抗剂(异搏定);抗心律失常(胺碘酮).<BR>2.介入治疗<BR>(1)起搏治疗:主要适用于有明显流出道压差的患者,采用生理性双腔起搏(DDD起搏)后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压力阶差明显降低(约40%左右),使病人心绞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BR>(2)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是用导管法选择性阻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第一间隔支,术后可使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收缩期杂音减弱,室间隔变薄,临床症状改善.<BR>3.外科手术治疗<BR>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临床症状较重者外科可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术治疗.<BR></P>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