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您好!我不相信孩子得的是慢性荨麻疹,因为他偶然得上,打小并无其它疾病,也很少感冒.请您看一下照片,确定一下是否是真的荨麻疹.并且请您告诉我具体怎么个防护,好吗?
是荨麻疹.
荨麻疹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明确病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对无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给予脱敏治疗或预防性服药.根据不同的类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急性荨麻疹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联疗法或长期用药逐渐减量,尽量使用最小维持量.
----------------------------------------------
1. 慢性荨麻疹 是一种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2. 很多人以为慢性荨麻疹是不会断根的疾病,事实上,这种皮肤病是需要长时间吃药,来改变体质,才有办法断根;通常发病时间越久,吃药的时间就越长.如果能与医生配合,有耐心的持续吃药并规则的递减药量,通常在几个月内(顽固的可能要1至2年)即可痊愈.
3. 是否与饮食有关?
确实有些荨麻疹是因吃了某些食物或喝酒所造成,但是慢性荨麻疹却和食物没有绝对关系,只是有些人在吃了某些食物(如:海鲜,香菇,竹笋,酒,芒果,草莓...)之后,确实会使皮疹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在药物控制荨麻疹期间,若发现那些食物会加重荨麻疹发作,应尽量避免这些食物.
4. 是否「做过敏原试验」能找得到原因?或对疾病控制有帮助?
目前过敏原试验主要是用于异位性体质(异位性皮肤炎)的病患,在医学上多年来的研究,确实在异位性皮肤炎患者身上可检验出比正常人更高比例的过敏原;但是在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却只有相当少数的患者在抽血检验时可找到少数过敏的食物;更可笑的是,即使病患避免了这些食物,荨麻疹还是照发不误,因此荨麻疹病患做过敏原测验,不但是医疗资源的浪费,更因多次抽血使病患白挨了好几针.耐心地配合医生,接受正规口服抗组织胺减敏疗法,才是安全有效又不浪费时间及金钱的方法.
5. 长时间吃药,是否造成身体负担,甚至影响肝,肾功能?
目前皮肤科医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第一线用药是 "抗组织胺",其安全性相当高,不造成身体负担,也不影响肝,肾功能;只有一些患者,在服药初期会出现 "嗜睡,口干舌燥" 等副作用,但多在3~7天即能适应,您可以安心使用.极少数难以控制的患病,须配合第二线用药,此时医生会与您讨论用药之利弊.
又称荨麻疹样苔藓.该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病因与发病机理>
现今几乎都认为丘疹性荨麻疹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可以说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止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当患者被节肢动物,如臭虫,跳蚤,蚊子,蠕类等叮咬时,该昆虫唾液可注入皮肤内,若此人具有过敏素质倾向,那么,通过几天数次叮咬之后则可致病.多数看法是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持以上观点的理由有:其一,用上述昆虫制成抗原进行皮肤试验,90%患者呈阳性反应;其二,本病好发月份同昆虫爱叮咬人的季节相一致;其三,患者脱离致病时的环境,避免再与这类昆虫接触,结果常使患者病情霍然痊愈;其四,倘若病人长期反复受叮咬则可发生脱敏作用,故本病自儿童7岁后,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降低,直至中年人基本上不得此病.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有少数的病人可能对某些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过敏而引起.
[临床表现>
丘疹性荨麻疹常在春夏秋暖和季节发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尤以学令期前更为多见.本病往往好发在躯干,四肢伸侧,但头面部较少被波及.皮损表现为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典型损害,其风团状似纺锤形,中央有小丘疹或水疱.还可以在四肢远侧端和掌跖部位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疹可群集或散在分布,但一般不对称.患儿多有剧痒,以夜间尤甚.常因搔抓而继发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局部浅淋巴结也不肿大.病程约1~2周,损害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但易复发.然而,本病可随着年龄增加或复发次数增多而病情逐渐缓解,直至不再发病.
[诊断与鉴别>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则可做出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需与水痘鉴别,后者好发躯干,四肢近侧及头面部,口腔粘膜常常被累及,损害未见风团样皮疹,更无张力性水疱发生.自觉不痒或轻痒,但患者往往有低烧等全身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与荨麻疹鉴别,前者不是单纯风团,而是混合性损害,即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
[治疗>
一,内用疗法
(一)抗组胺类药:可做为常规应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定等内服.
(二)钙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有一定疗效.常常与抗组胺类药伍用.
(三)维生素类:往往使用维生素C或B12与抗组胺类药联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效果.
(四)中医治疗;本病治以祛风清热为主,但编者经验,本病应用四物汤(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或五苓散(泽泻,茯苓,猪苓,桂枝,白术)煎服,每日一付,效果颇著,值得一试.
二,外用疗法
对症处置,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但如有继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为宜.
[预防>
一,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
二,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