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出汗是人体体温的调节方式.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异常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如果汗出得异常就是某些疾病在体表的表现. 1.多汗:有的人特别爱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脚也总是湿乎乎的,这样可能就是一种病态,叫“多汗症”.多汗症发病率很高.据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称,此病可能和基因有关.出汗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的,人体的汗腺多达500万个,其中2/3的汗腺分布在手掌,所以紧张的时候手心容易出汗.专家认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汗腺分泌过剩. 2.自汗:平时容易出汗,活动后更厉害,常伴有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气短怕风等症状,这多半因为胃气虚弱,体表不固所致. 3.盗汗:入睡后汗出,醒来就汗止,常伴有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大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阴津外泄而为汗. 4.黏汗:汗出黏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汗.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 5.黄汗:汗色变黄,似黄表纸色,多因大汗后冷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或因寒湿郁遏,导致汗液疏泄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 6.血汗:汗液淡红,如洗肉水样.中医认为,凡气血,阴阳偏盛或偏衰,肝火旺盛和阳衰不能固表者每致汗液变红.现代医学认为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7.鼻汗: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缓缓淌下,汗珠晶莹可见.病变见于肺气宣萧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8.额汗: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笼热气,脏腑内伤均可引起头额汗. 9.半边头汗:整个头部以鼻中分成两半,一半头出汗另一半头滴汗皆无.此系因大病后夫妻同房,阴阳双亏而寒阻经络百会穴. 10.半边身汗: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每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症,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11.劳心汗: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而胸汗津津.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12.手足汗: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严重的无论寒暑,手足汗均多. 13.会阴汗: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凡湿热下注,肾阳虚衰,均可导致会阴部有异味汗出. 14.腋臭汗:汗臭如狐臊气味,夏天出汗多时味更浓烈,这是因为分布于腋窝,腿腋等处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尤以青春期姑娘更多见. 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手术或女性分娩后的虚汗,生命垂危,弥留之际的脱汗等,遇有上述种种汗出异常之症,不可盲目敛汗,止汗.既不要有思想负担,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辨症施治.
如果是是表虚的原因,可以试试黄芪精口服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