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内分泌科糖尿病 →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男 | 0个月 2006-02-16 19:19:43 1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26
刚得了病想问一下应该怎样治疗或对以后工作或者婚姻有什么影响

医生回复区

踏血无痕
踏血无痕 医师 擅长: 本人是农村的一名无名医生 帮助网友:541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6-02-16 21:42:30 我要投诉

      你好:我现在给你详细说明一下下哦:问:据了解,在糖尿病人群中,有些患者是紧张、焦虑,甚至谈病色变;而有些是对自己病情毫不在乎。您做为糖尿病专家,您认为做为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对待自己的病情?答:糖尿病患者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是能否控制好糖尿病,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关键所在,为了调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我们把病人应当注意并必须做到的关键问题归纳为6个方面,称做糖尿病六要素。这六个要素是:1..接受教育,减少代价;2.合理饮食,走出误区;3.适度运动,持之以恒;4.规范用药,治必达标;5.定期监测,调整方案;6.心理平衡,正确对待。问:为什么要强调正确对待糖尿病的六要素?讲:因为糖尿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血糖升高和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能否做到六要素的要求是糖尿病控制好坏的关键。也就是说,只有正确对待糖尿病的六要素,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是否良好接受糖尿病教育,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我们常说,控制糖尿病需要1个半医生,其中的1个医生指的是糖尿病专科大夫,半个医生就是指糖尿病人自己,要求糖尿病患者经常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糖尿病常识。饮食控制的好坏与血糖高低密切相关,如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若能控制好膳食,按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求热量进餐,一般情况下,单靠饮食控制,即可良好控制血糖。否则,大吃大喝,血糖必然进一步升高。不论是1型糖尿病或者是2型糖尿病,也不管是糖尿病的各个阶段必须控制饮食,如果不控制饮食,血糖很难得以良好控制。合理的运动能加速糖的分解,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只要坚持运动,对控制血糖会大有益处。如经过控食、运动不能控制血糖时,就需要及时选用降糖药,降糖药是降低高血糖的有力武器,而选用降糖药贵在科学、规范、合理。监测,既是对前几个治疗方案正确与否的验证,又是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依据,在糖尿病治疗中,定期监测血糖必不可少。心理因素也可以影响血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心情波动,大悲大伤,可使血糖急剧升高;而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则有利于血糖控制。问:怎样才能做到六个正确对待?讲: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六个方面分别介绍。第一、接受教育,减少代价。糖尿病教育早就被世界卫生组织所重视,早在95年就提出“加强糖尿病教育,减少无知代价”的口号,意在提醒糖尿病患者,积极学习糖尿病常识,学会如何吃,如何运动,如何用药,如何监测,学会自我防护,成为自己的医生,从而良好控制糖尿病。第二、合理饮食,走出误区。“终生控制饮食”是世界糖尿病联合会提出的糖尿病治则之一,那种“不需控制饮食”的说法及用大鱼大肉代替主食或过度控食等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饮食方法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而饮食的品种除不直接吃甜食外,讲究多样化、素淡化,具体配餐方法,今后专题介绍。第三、适度运动,持之以恒。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可以说“健康在于运动”,尤其对糖尿病人,运动更加重要,从科学角度而言,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能量,而能量来自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还可动用体内储备的脂肪,有利于减肥,特别是对向心性肥胖的糖尿病病人,更需要坚持运动,以达到降糖、减肥的双重目的。第四、规范用药,治必达标。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只要规范、科学、合理用药,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达到良好控制。然而,就临床所见,用药方面存在问题较大。由于虚假广告、夸大宣传,不少病人跟着广告走,到处寻觅所谓的“灵丹妙药”,其结果,上当受骗,浪费钱财,深受其害。因此,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不要再轻信“特效”、“攻破”、“根治”、等假话宣传,到正规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诊,才是正确的选择。第五、定期监测,调整方案。监测是了解病情轻重和验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有的病人成年治疗,从不监测,这是不对的。没有监测指标作参考,就很难调整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要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接受监测,定期检查血糖、尿糖等,以达正规治疗。第六、心理平衡,正确对待。就是要求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面对现实,客观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放下包袱,树立信心,坚强起来,一定要坚信,糖尿病并不可怕,虽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只要积极努力,掌握防护措施,就一定能良好控制自己的病情,也一定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的回答你满意吗?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糖尿病患者能生孩子吗 引起糖尿病的常见病 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系吗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型有哪些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格列喹酮片

格列喹酮片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说明书]

格列苯脲片

格列苯脲片

本品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