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何时怀孕最佳?[关键词]乙肝怀孕健康网讯:急性乙肝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合理调养后,数月内即可获得痊愈,此时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抗原指标都已转阴。患者再休养一段时间,体力完全恢复,即可怀孕。慢性乙肝患者应该首先搞清自己病情的轻重程度,再决定是否怀孕。如果患者属于病毒携带者,长期随访检查肝功系列始终正常,B超检查不提示肝硬化,可以考虑怀孕。如果患者乙肝炎症正处于活动阶段,检查肝功异常,自觉疲乏、食欲不振、腹胀等,这时应该避免怀孕,肝脏炎症活动阶段硬性怀孕,身体负担加大,肝脏要完成更多的工作,肝炎不易恢复,反而容易导致重型肝炎,危及孕妇生命。另外,对于胎儿的发育生长也不利。因此活动期的乙肝患者,应该首先接受正规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等。待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指标转阴或复制能力降低时再怀孕,这样对于母子均有利。如果B超检查发现肝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程度,最好不要怀孕。对于活动性肝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安全。乙肝患者一旦怀孕,应该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等。乙肝孕妇,尤其是乙肝“大三阳”的孕妇,应该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使新生儿健康出生。(解放军三○二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来源:央视国际乙肝患者如何对待婚姻和生育[关键词]乙肝乙型肝炎健康网讯:省中山医院(军工总医院)乙肝科主任医师陈凤正乙肝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当你在亲吻时,当宝宝在你腹中躁动时,当你生病接受注射和输血时,乙肝病毒可能正通过唾液、胎盘、病人分泌物、污染的血液和未彻底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使你或你的亲人受到传染。正因为如此,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婚姻和生育上必须正确处理,既不可放纵,也不必过于紧张。不宜结婚的2种情形1.急性乙肝暂不宜结婚。此时病人病情重,操办婚姻,婚后性生活会使体力和精力消耗过大,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这一时期乙肝病人不宜结婚。2.肝功能正常、仅“两对半”呈“大三阳”以及DNA阳性,不宜结婚和生育。需经治疗后结婚的情形1.如配偶检测“两对半”均为阴性,说明未受感染而易于感染乙肝病毒,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而产生抗体,再行结婚。2.如“两对半”检测中是1、4、5或1、5阳性,同样要检测乙肝病毒DNA,待DNA呈阴性后方宜结婚。单项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阴性,说明血中仅存在乙肝病毒外壳,不是完整的病毒颗粒,不具传染,因此原则上可以结婚。乙肝患者生育须知当怀孕后,必须检测“两对半”及“乙肝DNA”。如检测为“大三阳”,乙肝DNA为阳性,因为病毒复制高,这种母亲生下的婴儿,在没有预防接种情况下,一年内将有100%会成为慢性乙肝小患者。因此,如有可能,应待病毒复制指标阴转后方可生育;“小三阳”而乙肝DNA阳性的母亲,最好待乙肝DNA阴转后怀孕生育。总之,上述两种情况下,为保护下一代,阻断母婴的垂直传播,必须进行有效、积极的治疗,必要时可行剖腹产。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能否哺乳,一直在医学界有争论。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乳汁中存有乙肝抗原,其阳性率高达70%,乙肝病毒DNA阳性率超过20%,虽然如此,其浓度远远低于血液中病毒的浓度。如果分娩时未感染,那么说明母亲体内病毒并不多,母乳汁病毒量更少,母乳喂养传染可能性就更小。何况新生儿按规定要作计划免疫接种。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没有提出乳头有损伤的表面抗原阳性产妇应停止哺乳。总之,乙肝患者在结婚、妊娠、生育、哺乳时必须到正规的医院向有关专家咨询。来源:武汉晨报乙肝病毒父婴垂直传播当引起重视![关键词]乙肝垂直传播健康网讯:在目前,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已得到临床医学的公认,据调查,在调查中显示,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只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确实带有乙肝病毒,HBV-DNA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父婴传播的发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有调查显示,当父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者,其所生婴儿的感染几率可达80%以上;当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后代的感染几率为20%左右。天津市传染病医院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平说,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的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但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目前仍然被认为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染过程,还没有被列为遗传病,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阻断父婴间的垂直传播。张平建议,阻断乙肝父婴传播必须是孕前男女双方同时进行,当男方的传染性下降到自身最低水平时,同时女方的抗-BHs达到400单位以上时,此时就是最佳怀孕时期。?来源:新华网??6种情况下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宜怀孕[关键词]乙肝受孕健康网讯:新华网天津5月6日电(记者胡梅娟)天津市传染病医院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平,根据临床实践,认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并非都适合怀孕,有下列6种情况的,最好避免受孕。这6种情况分别为:1、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在没有产生抗-HBs以前,最好暂缓怀孕;2、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3、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4、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肝外系统表现,如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5、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6、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不宜怀孕者,如有重复剖宫产史者。张平说,乙肝病毒感染者能否怀孕,主要是由肝脏本身能否承受整个孕期和分娩过程的负担所决定的。当前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部分人想等到把乙肝病毒的传染性降低到零或很低水平以后再怀孕,这不太现实;另一部分人则是不考虑身体承受能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怀孕,这很危险。张平建议,属于上述6种情况之一的,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怀孕,以保证母婴平安,并最大限度地阻断乙肝病毒向下一代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日期:2004-11-12]来源:天津传染病院及各种相关资料作者:danfure[字体:大中小]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我国是乙型肝炎病发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达10%左右。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的妇女怀孕,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88.1%,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8%。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带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意义。那么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能怀孕吗?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呢?早在70-8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为减少。我国自80年代起,临床上也已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为乙肝母亲生育解决了后顾之忧。据临床研究,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从怀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时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检出阳性,其机理是怀孕20周起胎盘有主动从母体转输IgG抗体给胎儿的功能。所以,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携带者能否结婚,生儿育女呢?肝功能没有损害者,完全可以结婚生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一年内几乎全部出现阳性,其中65%—72%将成为慢性携带者。凡父亲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兼有乙肝e抗原阳性时,子女的感染率可达85.7%,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为42.8%。母婴联合免疫:可有效降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明显提高乙肝病毒宫内感染阻断效果,减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对婴儿: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时各一针乙肝疫苗。2、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时,注射1mlHBIg。对孕妇:在孕期的第三~~十月各一针HBIg。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