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1、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最适合早产儿的胃口和消化能力。若用牛乳喂养,乳液配制时以加蔗糖为宜。2、多次哺喂。早产儿口与舌的肌肉很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可是每日所需热能又不能太少,因此只能分作多次喂哺。一般体重低于1500-2000克的小婴儿,每日分8次喂哺,不能耐受者,可分成12次喂哺。用牛乳喂养的早产儿,在最初的2-3天内,每日每公斤体重喂50毫升,两份奶一份水稀释,以后根据消化情况逐渐增加。2:1稀释奶吃到满月后改为3:1稀释奶。有些早产儿在最初几天往往不能吮乳,家长可用滴管慢慢滴喂。待几天后,便能直接用母乳或奶瓶喂哺。早产儿在初生的3-4天内,体重往往要减轻,主要原因是喂哺不足和大小便排泄所致。因此家长要合理地喂养,设法防止体重减轻。若喂养合宜,每日体重应增加15克,到1岁时体重应是初生时的4倍。3、早产儿早期还应补充维生素E,1个月左右后每日可用5滴浓缩维生素A、D制剂。出生3个月后补充铁制剂,用硫酸亚铁为宜,每日0.3克,分三次口服。
指导意见:
4、保暖很重要。早产儿在一出生的时候,基本上都要进暖箱。因为早产,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只能给他(她)一个温暖的环境,保证其始终处于适中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等到孩子的体重达标,能够适应外界的温度才能出温箱。由于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在出院之后,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不能过冷或过热,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则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为宜。这样的温度不仅有利于早产宝宝“追赶”生长,同时也能减少其感染的机会。5、注意清洁。早产儿回家之后,即便没有出汗最好也天天洗澡。但是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感冒,不大敢给孩子洗澡。所以,经常可以发现不注意清洁的早产儿,脖子、大腿等皮肤皱褶的地方出现糜烂的现象。早产儿本身皮肤发育不成熟,很容易感染,给他洗澡不仅是简单的卫生问题,更是预防宝宝皮肤感染的重要手段。给宝宝洗澡,最好在喂奶后一个小时。洗澡的时候室内温度要适宜,特别在冬季,室内温度一般要保持在26-28℃之间。水温控制在40℃左右,妈妈可以用自己的手腕内侧测试水温,以不烫为宜。洗澡的时候,注意别把宝宝的肚脐部位弄湿了,如果弄湿了要用酒精消毒,再用棉签擦干,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
温馨提示:
普及孕期保健常识,做好卫生宣教,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