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给孩子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逐渐康复后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避免高脂肪油腻的食物,以及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甜食,豆制品等会引起腹胀.
肠套叠”是应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婴儿,尤其是肥胖儿最常见.常见肠套叠部位为回肠套入结肠,称为“回结型”;其次是回肠套入小肠称为“小肠型”;结肠套入结肠称为“结肠型”.当肠管套入后,肠系膜同时被套入,因而血液供应障碍,时间过久,局部产生坏死和穿孔,故应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哭闹后患儿精神萎靡,乏力,渐渐安静入睡,不久又反复发作.发病后4—12小时,可排出果酱样大便;如早期作肛指检查,指套上可见血迹,或用开塞露通便,可见血便.患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护理要点:
若能早期确诊,在X线透视下,可作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复位后可服活性炭0.5—1.0克,6—8小时后观察有无黑色大便,如排出黑色大便,证明肠道已通畅.复位后患儿安静入睡,但仍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仍有间歇性不安或伴呕吐,可能肠套未复位,或复位后又套上,这时应立即送医院.若复位后情况良好,可给患儿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减少肠蠕动,并避免剧烈活动.若肠套叠发病时间较长,一般状况差,不宜作灌肠复位,或经空气,钡剂灌肠不能复位者,必须立即住院,准备手术治疗.
1.术后定时扩肛或作肛管排气,如有排便,排气,单纯肠套叠复位病人即可恢复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则停止胃肠减压,给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步增加.
2.作肠套叠单纯复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肠内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烧,除对症处理和补液外,应给缓泻剂或服中药“通肠汤”,促使肠内容物及早排出体外.
3.作肠外置或肠造瘘者,必须经常更换敷料,注意保护皮肤,待病情好转,再作进一步手术.
温馨提示:
防止肠道发生感染,讲究哺乳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