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患者年龄:30
乳腺小叶增生及如何用药治疗.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月经前后两周多.
目前一般情况:涨痛,有时针扎般疼,不定时,久久一次.
病史:此病连续发生已近两年.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诊断都是乳腺增生,吃过逍遥丸及有助睡眠之类的药,未见好转.
辅助检查:做过B操.
一般来讲,当乳腺增生病症状较轻,仅有轻度经前乳房胀痛,乳房内散在细小的颗粒样结节,其病情不影响工作与生活时,可用乳罩托起乳房以缓解乳房胀痛,不必服用任何药物,仅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即可,若无明显变化,可每半年至一年到专科医生处检查一次。当症状较严重而影响工作或生活时,则应分别情况予以不同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医中药治疗,如中药内治、外治、针灸等;西药治疗,如口服激素类药物、碘制剂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手术治疗,如乳房肿块切除术、乳房单纯切除术等。乳腺增生病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2)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3)有效:①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②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不减轻。(4)无效:①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者;②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医治疗乳腺增生病除了传统的辨证分型内服中药以外,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疗法,如单方验方口服、中药局部外敷、针灸及其他疗法等。这些疗法一般作为辅助性疗法,可获得一定的疗效。在此,我们将从文献报道中搜集到的一些药物和方法作一简要介绍。(1)单方、验方口服或注射:①鲜商陆制成片剂,每片重0.4g,相当生药0.5g,每日3次,每次6片。②干、鲜老鹳草,每日30~60g,代茶饮。③茸鹿头部脱角盘中的提取物制成针剂,每次月经前10~15天开始用药,每日2次,每次2ml肌注,至月经来潮停药,共注射2个周期为1疗程。④核桃1个取仁,八角茴香1枚,饭前嚼烂吞下,每日3次,连用1个月,治疗本病轻者。(2)外治法:①温经络、化痰散结之药膏阳和解凝膏合黑退消,外敷于乳房局部。②乳香、没药、黄柏、大黄、冰片,共研细末,蛋青调敷患处。③香附末、麝香末、蒲公英,以醋煎之,调敷患处。(3)针灸:①体针: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天宗、肩井、肝俞等,留针20~30分钟。②耳针:取穴乳腺、神门、内分泌等。③穴位注射:川芎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期门、气海等穴。④择期电针:有报道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另加一些配穴,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选择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用电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4)其他疗法:①中药乳罩法:将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或磁片置于乳罩内,每日佩戴,并定期更换。②中药塞鼻法:白芥子、法半夏研末塞鼻。③乳腺病治疗器:有报道用特制的乳腺病治疗器,将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通过电极对病灶及相关穴位进行电刺激和离子透入,取得较好的疗效。④氦-氖激光治疗:氦-氖低功率激光针垂直照射患部,如面积大可加散光镜头照射或分区照射。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特色疗法多为辅助治疗的方法,而且宜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要不经医生的诊断及定期检查,便自行应用某一种或几种方法治疗,否则如果病情有了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治疗乳腺增生病常用的西药有激素类、碘制剂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传统的激素类制剂主要是用雄性激素来对抗雌激素,如在月经期前10天中口服甲基睾丸素,每日1次,每次5~15mg,经前停服,每个周期用药总量不超过100mg;或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3~4日,每日25mg。应用雄性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有一些男性化表现:多毛、嗓音变粗、痤疮等;另外还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头晕、恶心等。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增生病并非单纯的雌激素分泌增加,而是由于雌、孕激素的比率失衡,特别是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相对增高所致,于是主张用黄体酮治疗本病,以纠正雌、孕激素分泌的失衡,可在月经前2周开始用,口服黄体酮7~8日,每日5~10mg;或肌肉注射黄体酮每周注射2次,每次5mg,总量20~40mg。亦有人主张在月经间期用小剂量雌激素(1mg)口服,共服3周,于以后的月经间期再服,但逐渐递减,即减少用药量及用药次数,共用药6个月经周期。服用雌激素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副作用,有些患者病情反可加重,因此,应用此法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掌握好量和度。近年来,激素治疗本病又有一些新的进展。由于激素受体的研究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认识到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与乳腺组织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及敏感性增高有关,因此,开始使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本病。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争夺雌激素受体,使雌激素无法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应用三苯氧胺口服治疗,每日2~3次,每次10mg,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服用三苯氧胺亦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闭经、潮热、恶心等。此外,人们还认识到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乳腺增生病并不仅仅是卵巢内分泌激素失衡,而且还受下丘脑、垂体等多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如催乳素及其他促性腺激素。使用溴隐亭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本病的作用,可口服溴隐亭每日1次,每次1.25~5mg,其副作用可见恶心、呕吐、眩晕、直立性低血压等;使用丹那唑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及卵巢激素的分泌,可用其口服治疗本病,每日3次,每次100mg,疗程1~6个月,副作用可见闭经、月经淋漓、体重增加、粉刺等。小剂量的碘剂可刺激垂体前叶分泌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雌激素的分泌,纠正黄体期激素比率的失衡,以达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目的。碘制剂常用复方碘溶液或10%的碘化钾溶液。其他对症治疗药物可用镇痛剂、利尿剂等。此外,亦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尽管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一般主张保守治疗,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其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临床有一定的恶变率,所以当乳腺增生病有以下一些情况时,建议患者到专科医生处接受手术治疗。(1)乳腺增生病变局限在单侧乳房的某一象限,特别是在乳房的外上象限;肿块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2)年龄在35岁以上,具有母系乳癌家族史,且乳房肿块呈结节状,经各种治疗未见明显缩小者。(3)原有的增生性乳房肿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者。(4)原有的乳腺增生病在观察、治疗过程中,近期症状体征有所加重,钼靶X线摄片等影像学检查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前次检查相比,病变有进展,提示有恶变可能者。(5)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新近出现的“乳腺增生”,如乳房疼痛,腺体增厚等。(6)乳腺增生病患者经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检证实,乳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甚至开始有异型性改变者,应做增生肿块切除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必要时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原则上来讲,在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即使病情有明显改善,可以停止服药了,亦应嘱咐患者进行3~6个月左右的随诊或复查,此后,可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发现有变化时可予及时手术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其中那些可能发生恶变的人群进行监控。
温馨提示:
保持心情的舒畅、情绪的乐观。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