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女 48
得了胆结石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要是胆切除了会怎么样/
听说只能活十年
如果切除了 该注意什么 饮食呢
胆结石又称胆石病,是胆管系统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统称。在我国,胆结石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家对这个病名都不陌生,看完了以下的10个问题,将会使您增加对它的了解。1问: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胆红素。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结石质地坚硬,外观呈棕褐色、圆形、椭圆形或多面体形,表面光滑,一般较大,呈单发或多发。此种成分的结石可发生在胆管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在胆囊内者居多。以胆红素为主要成分的结石质地松脆,呈薄片状、球形或其他不规则状,压之易碎,外观呈棕色、黑色或橘黄色,有的还可呈煤渣样、米粒状、泥沙样,故又称“泥沙样结石”,此种成分的结石多发生在胆总管。2问:胆结石是怎样形成的?答:胆固醇结石是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高,不断在胆管系统(特别是胆囊)析出和堆积的结果。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此种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和富裕起来的农村)的人群发病率高达7%。胆红素结石是当胆管系统发生感染时,一些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可使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非结合胆红素。后者与胆汁中的钙结合,成为不溶解的胆红素钙在胆汁中存在。当胆管系统中有寄生虫卵(如蛔虫、华支睾吸虫)、寄生虫残体、细菌菌落等异物时,胆红素钙就会以这些物质为核心,集结沉淀形成结石。此种结石过去主要发生在农村,随着农村生活的富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肠道寄生虫病大为减少,其发生率也明显降低。3问:胆结石有哪些主要症状及并发症?答:可有以下主要症状和并发症:①胆绞痛:当结石从胆囊移行至胆囊颈部或胆总管,或从胆总管移行至壶腹部时,往往发生嵌顿梗阻,此时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收缩痉挛,从而发生胆绞痛。②胆囊积水、积脓、坏死、穿孔:结石阻塞胆囊颈时,除引起绞痛外,还可引起胆囊积水膨胀。慢性病例在长期胆囊积水的基础上,如继发细菌感染,则可发展成胆囊积脓、坏死或穿孔,从而引起泛发性腹膜炎。③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出现黄疸、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血压下降、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征象,这是因胆总管被结石嵌顿并继发感染所致。④急性胰腺炎:结石如嵌入胆总管的壶腹部时,可致胆汁反流入胰管而发病。⑤肝功能损害、肝脓肿:可有肝区疼痛、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等,是结石阻塞肝内各级胆管继发感染所致。⑥胆囊癌:82%~95%的胆囊癌患者同时有胆结石存在,而在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囊癌的发病率为1.3%~7%。⑦胆囊息肉恶变:是结石长期刺激息肉的结果;⑧还可引起急性胆囊炎、细菌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等。4问:何谓静止性胆结石?答:有的人虽患了胆结石,但无症状,宛如常人,在健康体检做常规B超时才偶然被发现,此种结石称静止性胆结石,约占胆结石总数的60%~80%。胆结石之所以出现症状,主要是胆管系统被结石嵌顿梗阻所致,如无嵌顿梗阻则不会出现症状。所谓静止性胆结石,是相对于有症状的结石而言,并无绝对的永不产生症状的结石,故对静止性结石也应积极治疗,不能掉以轻心。5问:胆结石如何诊断?答:目前B超检查是诊断胆结石最好的方法,既简便、经济,又准确、可靠(确诊率可高达90%~98%)。B超时结石的典型特征是:在胆管系统内有一个或多个回声强度不等的光团,回声强度依结石成分而定,胆红素结石回声较强,胆固醇结石回声稍弱。光团后有垂形暗影称声影,在改变体位时,可观察到强回声光团的移动,是结石存在的依据。6问:胆结石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答:脂肪类饮食能促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引起胆囊收缩或胆囊内压增高,易诱发胆绞痛,故饮食应注意:①宜多吃清淡及蔬菜类食品,如豆类、米、面粉、牛奶、鸡蛋、菠莱、芹菜、番茄、胡萝卜、马铃薯等;②忌吃含胆固醇高和有刺激性的食品,以及酒类和浓烈调味品;③为了得到必要的营养,可食瘦猪肉、猪肝、鸡肉和鸭肉等;④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7问:对胆结石有哪些处理措施?答:无论患何种部位的结石,其常用的处理措施有四:①内科治疗: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排石、中药治疗、消炎利胆、溶石疗法、针灸、耳针和一些民间验方等;②外科治疗:手术;③体外碎石;④动态观察:对静止性结石不做处理,可采取动态观察或称“警惕地等待”,一旦胆绞痛发作再行手术。8问:肝内肝管结石如何治疗好?答:当确知系胆固醇结石后,最好进行溶石治疗,因手术切除必将涉及肝组织,难度较大;另外肝内胆管结石一般体积较小,溶石较易成功。常用的溶石药物有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9问:胆总管结石如何治疗好?答:胆总管结石多由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移行而来,也可在胆总管内自然生成,后者称“胆总管原发结石”。由于解剖关系较简单和结石体积较小,易于排出,故最好采用内科治疗,当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则必须外科手术治疗。10问:胆囊结石如何治疗好?答:此种结石占胆结石的绝大多数(80%以上),现在医生们多主张外科治疗。但也有人认为,如手术将胆囊切除,会改变胆汁的排泄途径,胆汁可通过胆总管随时直接排入肠道(正常时先在胆囊内储存,进食时再由胆囊排入肠道),由于长期持续地刺激肠道,从而易诱发结肠癌(胆汁中的次级胆汁酸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另外,胆汁排泄异常也可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关于胆囊切除后与结肠癌的发生和消化功能障碍关系密切的问题,另一些人则有不同意见。如有文献报告,对14733例胆囊切除患者随访11~14年,并未发现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院士指出: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往往已失去了它的储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保存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存一个病灶,实际上胆囊切除前,相当多情况是胆汁已直接经胆总管流入肠道,因此,在胆囊切除前后胆汁的流向是一样的。有趣的是,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胆囊切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肝细胞会在餐前人体需要胆汁时,增加胆汁分泌,餐后不需要胆汁时,胆汁分泌则减少。因此,切除胆囊较长时间以后却不见其明显影响消化功能。值得强调的是,胆囊结石如长期内科保守治疗,一是疗效一般都不太令人满意;二是并发症多,后患无穷。另外,体外碎石并不十分安全,疗效也不太理想。至于长期观察,更是存在着潜在危险,因为无限期地拖延下去,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体质下降或由于脏器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很可能失去手术机会。若被迫急症手术,则危险性必然增大。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胆囊结石施行外科手术,现在还有经腹腔镜摘除手术。特别是结石体积直径大于3厘米或多发结石,不管有无症状,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要及早择期手术。
温馨提示: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