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男孩霉菌性口腔炎一周也用制霉菌素一周啦,效果不好.请各位帮帮忙.
谢谢大家,只是我也先给他用小苏打水涂抹然后用制霉菌素研面涂抹的,效果不好.现在主要是两颊粘膜上有几小块白霄
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4%的碳酸氢钠(药店内可以买到)擦洗口腔,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每天1-2次.还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和碳酸氢钠混均涂搽在患处.如果加上红糖效果更好!每天几次防止复发!如果还是不好!那你就用氟康唑,不要口服,1片氟康唑和2%-4%的碳酸氢钠配成3ml溶液,外用!坚持一个星期就能好了!
霉菌性口腔炎不能根治,因为霉菌本身存在于身体和身体内的一些细菌形成一种平衡状态.一旦您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致使这种平衡打破,霉菌就大量繁殖,出现霉菌性口腔炎.所以,平常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奶瓶注意消毒.
以上是对“小儿霉菌性口腔炎的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最重要的是要预防,而预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卫生,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请对奶瓶进行煮沸消毒,而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的,那就请乳母注意个人卫生.
鹅口疮是真菌感染,可能是机会感染所致,临床上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当然也见于不少卫生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孩子,其症状是口腔粘膜上有豆腐渣样的白色絮状物,有些可以拭去.治疗上可以用制霉素片研粉混匀于水后涂搽,最好在两次喂奶的中间进行,目的是避免吃奶后搽会刺激呕吐,吃奶前搽则吃奶时就会把药吞了进去,这样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等这些白色絮状物消失后,还要继续搽一周,这样可以巩固疗效.
你好 霉菌性口腔炎俗称鹅口疮,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病,症状是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婴幼儿较常见,尤其是新生儿及久病久泻,体质羸弱的乳儿更常见.一般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主要症状]
鹅口疮以局部症状为主,主要症状是口腔,舌上布满白屑,严重者白屑延及气管,食管.
按中医辨证,如果小儿口舌满布白屑,周围红赤,拒食,吮乳啼哭,烦躁不宁,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是心脾积热证.如果病程比较长,口舌散在白屑,周围红晕不明显,或口舌糜烂,小儿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两颧发红,口干不渴,神气困乏,或低热盗汗,大便溏薄,是虚火上炎证.
1.简易方药
(1)金银花,灯心草各5g,黄芩3g,黄连,薄荷各1g,枳壳2g.煎水服,每日1剂.用于心脾积热之轻症.
(2)生大黄6g,黄连1g,开水浸泡取汁口服,每日1剂.用于心脾积热证.
(3)板蓝根7.5g,薄荷2g.生山栀3g,黄柏4.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用于心脾积热证.
2.中成药
(1)导赤散:每次3g,每日2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2)五福化毒丹:每次3g,每日2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3)知柏地黄丸:每次3g,每日3次.用于虚火上炎证.
3.西药
用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口腔粘膜局部涂1%龙胆紫,每日1~2次,或每日50万单位制霉菌素溶液涂抹2~3次(50万单位制霉菌素1片加20ml蒸馏水或溶于鱼肝油中).
1.药膳方药
(1)苦瓜汁50ml(将苦瓜洗净去籽,捣烂,用干净纱布包裹挤榨取汁),加冰糖适量,不拘时口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2)蒲公英10g,绿豆30g,冰糖适量.先将蒲公英煎煮取汁,绿豆煮烂成糜粥,加入药汁,冰糖即成.用于心脾积热证.
(3)生地黄6g,肉桂1g,乳汁100ml.生地黄,肉桂加水煎煮3次,取汁50ml,加入乳汁中混匀.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用于虚火上炎证.
(4)旱莲草10g,粳米15g.两味共煮粥,每日1剂,不拘时服.用于虚火上炎证.
2.外治疗法
(1)先以黄连,甘草(各等量)煎汤,或野蔷薇露拭口,再以冰硼散调蜂蜜成糊状,搽口舌患处.用于心脾积热之轻症.
(2)冰硼散,青黛混匀,涂患处,每日3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3)青黛15g,黄连9g,朱砂4.5g,共研细末.清洁口腔后涂于患处,每日3~4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4)黄连,黄芩,黄柏各9g,研细末,加开水300ml,浸泡2小时,加入红糖100g.每次10ml含漱,每日3~5次.
(5)冰硼散,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任选一种搽口腔患处.
(6)金银花,黄连,甘草各3~5g,煎汤.每日拭口3~5次.
(7)腊梅花10g(焙黄),冰片0.5g,共研细末涂搽患处.适用于鹅口疮虚实两证.
(8)吴茱萸12g,研为细末,以白醋调匀成糊状,外敷两足心涌泉穴处,每日换药1次.用于虚火上炎证.
(9)肉桂,附子各等量,共研细末,加面粉适量,以高粱酒调成饼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处,每日换药1~2次.用于虚火上浮证.
[预防护理]
1.注意饮食卫生,哺乳用的奶瓶,奶嘴均应煮沸消毒,大人不要用嘴舔或手摸奶嘴,乳母乳头也应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2.食物宜新鲜,清洁,乳母不宜过食辛热炙?及酸辣刺激之品.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潮湿,以免白色念珠菌的滋生和繁殖.
4.禁止滥用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5.勤喂水,避免过硬,过烫或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
霉菌性口腔炎的小儿一般病情比较轻,但对于体质虚弱,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小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运用抗生素,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住院治疗:
1.口腔中白屑较多,影响呼吸或吞咽.
2.伴有发热,精神委靡.
注意事项:1)出现鹅口疮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局部环境不正常改变有关.所以要在保证小儿全面营养的同时,还要求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不过高并防潮,以免白色念珠菌的滋生和繁殖.2)培植正常生理菌.经常性补充维生素B族(B2,B6等)等等.3)慎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4)母亲哺乳前要清洁乳头.奶瓶要注意消毒,我们主张远离奶瓶.5)小儿口腔要清洁.局部应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2-3%碳酸氢钠溶液擦洗,一天2-3次.严重的鹅口疮,出现白膜,可试轻轻揭去,防止冲洗时白膜脱落造成窒息.平时要注意各种用品的卫生.6)抗霉菌药物局部坚持用药1周以上,如可以把制霉菌素片研成粉,每天往宝宝口腔里撒4-6次,不必用棉签涂抹.也可用制霉菌素鱼肝油涂擦口腔.7)另外,传统办法0.5%-1%龙胆紫(即紫药水)临床使用几十年,疗效好,价格亷.口腔粘膜局限涂抹,日2-3次,一般3天左右.有过敏史不用.紫药水是外用药,但也可内服,咽下少量对健康无碍.其“致癌”作用并没见到国内有价值的临床报告.8)选中医药可试用冰硼散,青黛散用蜜或单糖浆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