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症状:
全身奇痒,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瘙痒的时候挠挠就会有小包出现。而且几乎每个手指缝里都有明亮的小水疱。还有一点就是在龟头上也有大概4个水泡,现在已经成血痂,阴囊下面有3个鼓起来的软包,不碰的时候没什么,越碰越痒。
我用了皮炎平,皮康王什么的,都没有什么效果,期待医疗专家的指点和帮助。
本人没什么不良嗜好,只是喜欢抽烟,也从来没有过性生活之类的事情发生,偶尔会有手淫习惯。
我该怎么办呢?现在每天我都没有心思好好工作了。
希望尽快得到朋友们的指点和帮助,尽快脱离苦海。
第一次问题补充:这个现象以前从来没有,是最近才开始出现的,大概2周的时间。
第二次问题补充:这个现象以前从来没有,是最近才开始出现的,大概2周的时间。
疥疮![病因及流行病学]该病病因是疥螨,又叫疥虫。它是恙虫中很重要的一类,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螨目的疥螨亚目。疥虫有人型和动物型之别,后者也能感染人,但由于人的皮肤不宜长久寄生,故此病情较轻,而且临床亦少见。疥虫生活史分虫卵、幼虫、稚虫及成虫四个时期。从虫卵到成虫每代约需8~12天,平均15天。卵呈椭圆形,浅黄色,大小160×100微米,通常位于雌虫所掘的隧道内。卵在干燥环境能生存1~2个日,而在潮湿地方生存较久。故潮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偶尔也成为其寄生场所。一条雌虫一生可产卵40~50个,卵期为2~3天。幼虫绝大多数是由卵孵化而来的,个别亦能在母体发育而成。其生活在隧道里,体态已和成虫近似。幼虫经3~4天后脱皮发育成四对足的一期稚虫,至此疥虫方能区分雌雄。小型一期稚虫2~3天后再脱皮变为雄虫;大型一期稚虫经2天脱皮变成二期稚虫,它与雄性成虫于夜间在皮肤表面交配(并非雌雄成虫交配),然后选择合适部位钻入宿主表皮内,并开始掘凿隧道,不久再次脱皮最后才变成雌性成虫。雄虫交尾后很快就死去或筑一个短隧道作短暂的寄生。由此得知,雄的疥虫仅有一稚虫期,而雌者则有二个稚虫期。此后,雌孕虫在掘隧道过程中边前进边排卵,每天进行速度为0.5~5毫米,直至产卵完毕才死于隧道的盲端,其平均生存6~8周。人体罹患疥疮是由于疥虫侵入皮肤所引起。其传染方式,最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如与患者同床共睡或和病人握手;其次少数也可通过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毛巾、凳椅等间接接触传染。疥虫喜好夜间活动,常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下静止不动,故在晚上睡觉之际为最易传染的时间。疥虫离开宿主后,在适宜温度(25℃)和湿度(相对湿度90%)尚能生存三天,所以病人用过的物品在此期间内仍可以传染。本病是当前世界一种较为广泛流行性皮肤病。据资料统计表明,疥疮流行总的规律是30年为一周期。为何有这样的周期?其道理尚未阐明。[临床表现]本病常发于16-30岁的男女青壮年与季节无关,在潮湿温暖的南方尤为多见。容易在集体单位和家庭中引起流行。初次被疥虫感染,须经4-6星期之久方能出现自觉症状,主要是瘙痒剧烈。特别在夜寐,身体温暖之际最为严重,通宵达旦,影响睡眠,痛苦非常。疥虫时常侵犯皮肤较为薄弱与柔软部位。因此皮损好于手指指缝、前臂屈侧、肘窝、腋下、乳房、下腹部、臀部、股部、阴部等处。但头面部、掌跖除婴儿以外,大多数不被累及。本病的皮疹表现为丘疹、水疱、结节、疥虫隧道等。丘疹呈淡红色,几乎每个患者都可见到,数目不定可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水疱如粟粒至绿豆大。结节损害往往在阴股部,特别是阴囊,阴茎等处尤为常见。疥虫隧道是该病显著的特征,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隧道惯发于指间、腕部屈侧或男性外生殖部位。状为细小微微弯曲略呈“S”形,长约3-12毫米的灰色或浅黑色线纹。开端复有薄痂,末处为小疱。疱内可找到浅黄色虫点,此隧道乃疥虫钻入皮肤角层深部向前啮吃而成的。其内有卵、幼虫、稚虫、成虫以及分泌物和虫粪。隧道虽为特征性的皮损,但据报道成人患者也只7-13%可查到。这可能由于部位较浅,易受搔抓,局部清洗而被破坏缘故。除上述皮疹以外,病人因搔痒而常发生继发疹,如抓痕、血痂、脓疱,重者还可发生湿疹样改变或继发其他化脓性皮肤病,甚至肾炎,临床并发肾炎者,以儿童患者继发感染者居多,故对这些患者注意尿常规变化。人们认为,隧道是疥虫寄生于皮肤的直接损害,其余各种皮损都是继发疹。但也有人提出,隧道、丘疹、水疱、脓疱、结节等均为原发损害,其主要凭据是上述五种皮疹都可在角层内找到病原体疥虫。本病据临床观察,某些疥疮类型甚特殊,若不加以注意,往往造成误诊,兹分述如下:一、婴幼儿型疥疮:本型疥疮与成人型表现有差异,临床误诊屡见不鲜。这一型疥疮,其传染源容易找到,多数是从父母或保姆患疥疮后传染而来的。皮疹往往泛发全身,分布对称,头面部、掌跖常被波及,损害多为水疱或丘疱疹,常发生湿疹样变或继发细菌感染。疥虫隧道于手掌或足底为多见。临床应引以重视,凡是婴儿全身性发疹,状如湿疹,且夜间躁动、哭闹不安者,首先要考虑疥疮,此时,应着重参考家庭史。二、难辨认型的疥疮:此型缘于原先未能及时确诊而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虽然症状和体征有些改善,但本病的感染和传播仍然在进行中。因此造成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除此之外,如果先有皮肤病而后再感染上疥虫,这种重叠情况往往也在临床上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三、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型疥疮:该型多见平素个人卫生较讲究,如勤洗澡、勤换衣服。这种人若罹患本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常较轻微,皮损既不多又不典型,疥虫隧道阳性率最低,故给诊断带来困难。四、结节型疥疮:本型疥疮国内屡见有报告,皮疹表现皆为结节,呈红褐色,大小宛如黄豆或更大。好发于衣服遮盖处,如外阴、腹股沟、下腹部及腋部。自觉奇痒难忍,损害内也可发现疥虫,屡治无效。结节不易消退,甚至长达一年以上也并不稀奇。临床上常常被误认为其他皮肤病。五、揶威疥疮(MwegianScabies):这是一种感染最严重的疥疮,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可在局部地区造成流行。此型多见于体质虚弱患者,皮损表现为泛发性红斑、鳞屑及结痂。并发感染化脓,臭味难闻,多有甲营养不良病变。鳞屑及结痂内含有大量疥虫,一个患者可高达百万个,而寻常型一般在50个以下。六、动物传染型疥疮:动物所患疥疮也可能传染给人类,其中多数来源于犬。据统计农村病人大概有5%是由犬疥疮传染而得病的。其特点是潜伏期短,皮损处难于找到隧道,病程自限,患者如不再接触有病的动物则可不治自愈。[实验室检查]损害处若能查出疥虫,无疑将对本病的确诊具有决定意义,其检查方法介绍如下;一、针挑法:本法适用于皮损为隧道或水疱。首先要仔细观察隧道,然后于盲端处找出淡黄色虫点。用消毒针头从侧旁刺入,在其底部把虫体挑出,置于载物玻片上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若水疱者,多在疱边缘处可找到虫点,按上面方法把它挑出进行检查。二、皮肤刮片法:挑选早期丘疹,滴少许石蜡油或普通镜油于皮损上,后用外科刀在皮损表面稍为使劲刮数下,直至油内出现小血点为度,最后移放到油载玻片上实施镜检。三、镜检法:在待查皮损上加一滴矿物油或普通镜油,以45度角入射强光源(高压汞灯),随后可在低倍镜下直接观察检查。四、滤过性紫外线灯检查:先于隧道皮损处涂0.1%四环素液,干后用蒸馏水棉球拭净,然后再放在灯下照射,如隧道内呈亮绿色荧光则阳性。[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皮疹表现和自觉夜间奇痒等即可诊断为疥疮。但疥虫检查阳性为本病确诊最有力的证据。[鉴别诊断]本病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一、皮肤瘙痒病:本病皮损无原发疹,且发无定处,指间更罕见,发病常与情绪、季节、气侯变化,内脏疾患以及更年期障碍有关。二、丘疹性荨麻疹:此病多见于儿童,无特殊好发部位,皮疹呈梭形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为其特征。患儿常是过敏体质,有时可伴胃肠功能紊乱。三、虱病:该病是虱子所引起的皮肤病,损害常见为继发疹,好发于两胁、腰带部、阴部或衣缝皱折相接触的皮肤处,且容易查到虱子及其虫卵。[治疗]一、外用疗法:本病仅使用局部疗法,即可奏效。最可靠是挑选有效杀虫药进行治疗,国内目前常用的有:(一)硫黄:本品对疥虫有良好杀灭作用,在我国用它治疗疥疮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效果切实可靠,且通常无毒副作用,是我国当今治疥疮的首选外用药。该药唯一缺点是有一种难闻的硫臭,有些病人为此不乐于应用。临床多配制成5-20%硫黄软膏或霜剂外用。另据报告用20%硫黄软膏与5%水杨酸软膏各半混合外搽,可望提高疗效。(二)r-666:本药是一种有效杀疥虫剂,又称林丹(Lindan)。多用1%r-666霜剂,全身外搽保留8-12小时后将药洗去,一周内不作第二次搽药,其效果仅次于硫黄,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该药吸收中毒。禁止用于婴幼儿、儿童、孕妇以及有癫痫病史的患者。(三)优力肤(Eurax);该药品是一种局部杀虫剂,而且又是一种非特异性止痒剂。其杀虫机理为作用于虫体的神经系统,最终让其麻痹乃至死亡。国外报道,本药杀虫作用仅次于5%硫黄及1%r-666软膏,而优于25%苯甲酸苄酯霜。但其最大优点是既杀疥虫,又可制止瘙痒。此外,10-25%苯甲酸苄酯乳剂,5%灭滴灵软膏、30%肤安软膏以及0.1%氯菊酯乳剂等也可酌情选择应用。若遇结节型疥疮、使用上述药物外用获效甚微。目前国内对此型治疗多采取皮质激素局部结节注射治疗、效果颇好。疥疮局部治疗常规(以10%硫黄软膏或霜为例):1.为充分发挥外用药作用,涂药前应洗热水浴,用药期间禁洗澡,不换衣服.2.每日早晚各搽一次外用药,成人自颈以下遍身涂搽,好发部位应多涂几次,三日为一疗程。3.疗程结束后再洗一次热水浴,然后更换干净衣服,床单及被单。换下物品须用水煮或药水(如新洁尔灭)浸泡消毒。亦可洗净晒干放入塑料袋中停置半个月以后再用。4.本病治疗后应观察2周,看是否复发,如有复发还需重复一疗程。5.家庭或集体单位中若有相同的其他患者,应同时治疗方可切断传染源。二、内用疗法(一)有继发细菌感染者,须酌加用有效抗生素。(二)抗组胺类药或镇静剂;对瘙痒剧烈的患者,使用这类药品,可达到止痒目的。(三)有报告,应用灭滴灵,按每日每公斤20mg计算,分2-3次内服,治疗100例,其中45例于4-11天治愈。三、中医中药:对重症型疥疮,可配合中药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或石膏浮萍汤(生地、丹皮、赤芍、生石膏、甘草、浮萍、黄芩、桅子、连翹、白藓皮、蜱衣、苍耳子)水煎服,每日一付。四、理疗:据文献报告,本病采用紫外线照射而获满意疗效。[预疗]:在集体单位或家庭中一旦发现疥疮,需要尽早隔离并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本病传播蔓延。平时应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出差归来最好能进行一次检疫。凡疥疮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煮沸消毒或用药水浸泡或洗净晒干停放15天后再应用,以求彻底消灭疥虫。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