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眼医学上称为共转性内斜视,发病年龄多在3岁左右。发生对眼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双眼视觉形成过程中,受到知觉的、运动的或巾枢性的障碍,使双眼视觉反射活动的正常建立和发展受到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其发生障碍的部位是在大脑高级中枢。临床表现主要是两眼经常或间歇地脱离平行眼位而表现一定的偏斜。对眼发病的诱因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高度远视,出生后双眼球前后径较短,视近处物体时需过度调节和辐辏,以至形成对眼。(2)两眼发育不一样,一只正常,一只为高度远视或散光。(3)两只眼远视度数相差太远,屈光参差大。
指导意见:
【危害】对眼的发生与屈光不正(大部分为远视)有密切关系,开始时一般为间歇性,即有时呈对眼,有时眼睛位置正常,如果能及时发现,早期治疗,预后是良好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时间长了,一只眼睛长期处于内斜状态,不能使用这只眼看东西,久而久之,则影响该眼视网膜发育,形成弱视,如超过7岁还不治疗,这种弱视就很难恢复了。开始治疗的年龄愈大,恢复视力的希望愈小。12岁以后眼球就基本发育成熟了,即便配上眼镜,做手术矫正了斜视,视力也不可能提高了。有对眼的儿童由于用一只眼看东西,缺乏立体感,不能分辨东西的远近和深浅,拿细小的东西时总是看不准、拿不着,有时蘸墨水时,笔进不了墨水瓶。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总之,发生对眼后,对孩子的视网膜发育,视觉功能的建立以及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不良影响,有的孩子形成了终身弱视,不能治愈。因此,家长应细心观察孩子眼睛的变化,发现“对眼”后及时治疗,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