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儿科 → 宝宝4个半月最近总是哭前天开始发烧昨天到医

宝宝4个半月最近总是哭前天开始发烧昨天到医

男 | 4岁 悬赏20个健康币 2008-11-25 10:53:03 2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个半月
问题描述:宝宝4个半月最近总是哭 前天开始发烧 昨天到医院后化验血说是要出疹子 嗓子有些发炎 医生给开了退烧 清热解毒 和消炎药 吃过一次后 晚上体温就下降到36度5 6 了 今天情绪还是不好总是哭 额头和耳后 身上出了一些红色的斑点 但不明显 出麻疹不是应该不退烧吗?这么快就把体温降下来 是不是不好啊 宝宝不会有什么问题把?

医生回复区

秦爱琴
秦爱琴 长治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小儿发热,咳嗽,腹泻,肺炎,支气管炎,脑炎,新生儿 帮助网友:2705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8-07-18 13:49:59 我要投诉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那宝宝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如果宝宝精神不好,再给宝宝巩固上1到2天的药。皮疹三四天自然会消退的,如果精神好,给宝宝多喝水,不需要吃药的。
      

许丽丽
许丽丽 主治医师 擅长: 黄褐斑、痤疮、雀斑、玫瑰糠疹、丘疹性荨麻疹、激素依 帮助网友:43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8-11-25 12:46:21 我要投诉

      麻疹(Measles) …… 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 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近年来成人发病有增长趋势.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如触麻粒,故中医名麻疹,又称痧子等,属温病范畴,早在公元二世纪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以后又有许多有关疹的专著,治疗以透疹,清热,养阴为法则. 病原体: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在电镜下观察直径为90-150nm为圆形颗粒.麻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弱,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失去活力,对紫外线或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媒介者若能在户外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达30分钟,即不致再感染他人.病毒在患儿前驱期及出疹后5日病毒存在于鼻咽和眼分泌物及血和尿中.感染后产生三种抗体,即补体结合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及中和抗体.注射麻疹减速毒活疫苗后,免疫力可维持4-6年.被动免疫制剂如丙种球蛋白等注射后,免疫力则维持3-8周. 现代医学病理: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组织,并第1次进入血流.病毒在受累细胞中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流中,即第2次病毒血症.病变广泛地损害呼吸道肠道上皮细胞引起呼吸及消化道症状,并波及到全身.麻疹病毒引起小病灶性肺炎,并常合并继发细菌性感染,它比单纯细菌性肺炎严重,肺炎是麻疹的主要死亡原因,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左右. 患儿常有白细胞降低,免疫反应暂时被抑制.结核菌素阳性反应者,暂时转为阴性(出疹后2周左右再转为阳性),由于对结核免疫力降低可使潜在的结核病转变成重症,如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等而导致死亡. 中医学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学认为麻毒属阳毒,经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二经,全身其它脏器也常受累.发病初期,邪在肺卫,故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重证可见气急,鼻煽,喉内痰鸣等,肺气闭塞之证.发展到气分,常有壮热,口渴,纳差,腹泻,烦躁等热毒壅盛之证. 邪毒由内向外,由里达表,则表现为皮疹色泽红润,自头面部向下蔓延,皮疹透布全身,邪尽外达,无合并症者,为顺症. 麻毒内陷,入营入血,肺心受邪,疹透不顺为逆证;或麻毒攻喉,邪犯心包或脾气虚衰等均属逆症.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12日,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儿,可延长至21-28日. 1.典型麻疹 前驱期(卡他期):指从发热到出疹,约3-4日.有发热,不适,咳嗽,鼻塞,流涕,咽充血及嘶哑,眼结合膜发炎,充血,流泪,畏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体温于2-3日内升高,达40℃,症状也随之加重,重症在高热时偶见惊厥. 起病第2-3日,在颊内粘膜上相当于第二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直径为0.5-1mm,外周有红晕,为本病特征性麻疹膜斑,(即Koplik斑),此斑持续1-2日即消失. 出疹期:发热第3-4日,开始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很快波及面部,躯干,至第2-3日遍及四肢,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红色丘疹,直径1-3mm,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初时衡疏,以后增多要融合成片,皮疹间可见到正常皮肤. 出疹期体温再度升高可达40℃,症状加重,精神萎靡,肺部常闻及少量罗音,全身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轻度肿大. 恢复期:出疹3-5日后,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棕褐色,留有色素沉着,表皮有糠样脱屑.退疹时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整个病程约10-14日. 2.非典型麻疹 轻型麻疹:为一种有部分免疫的表现.见于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或8个月以内婴儿体内尚有母亲的抗体者.本型潜伏期较长,发热及症状较轻,皮疹数量较少,病程约1周左右. 重型麻疹:此型多见于病毒毒力强或伴发继发细菌感染者,高热持续在39-40℃,以上较久,皮疹密集,有些融合成片;或皮疹突然暗淡,隐退(表示末梢循环障碍);或有出血样皮疹,伴有消化道出血等,此型呼吸道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常并发肺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死率较高. 诊断 1.流行病学:在麻疹流行季节,与麻疹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2.早期表现:初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睑浮肿,怕光流泪,病后2-3天可见口腔粘膜斑. 3.典型皮疹:发热3-4天后开始出疹,先发于耳后发际,渐次到头面,颈部,很快弥漫躯干及四肢.皮疹初为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然后逐渐密集变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一般3-5天出齐.退疹时有麦麸样脱屑,留有褐色色素沉着,约2-3周完全消失. 4.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鼻咽分泌物可找到多核白细胞; 荧光抗体检测:检查鼻咽部粘液中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及尿沉渣内的麻疹病毒,数小时即可作出诊断; 病毒分离:用鸡胚及组织细胞培养,早期可从患者的血液,眼,鼻及咽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5.并发症: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喉炎,急性心衰及脑炎等. 鉴别诊断: 1.风疹: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上呼吸道炎及全身症状较轻,无口腔粘膜疹,皮疹开始出现于面部,后延及躯干及四肢,一天左右出齐.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散在,可相互融合,2-4天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耳后及枕部淋巴结有肿大.本病极易与轻型麻疹相混淆,需借助病原学与血清学方法相鉴别. 2.幼儿急疹: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突发高热,偶有惊厥.高热持续3-5天骤然下降,热退后出疹为其特征.皮疹先见于躯干,颈面及下肢,一天内出齐.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稀疏散在,1-2天内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伴有轻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 3.药物疹:在出疹前有用药物史.皮疹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多伴有明显搔痒.一般无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停药后不再发展.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猩红热:发热1-2日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红疹,疹间皮肤充血,一片猩红,压之退色,面部充血无疹,伴有杨莓舌,口周围苍白圈,疹退可见大片脱皮.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占优. 5.肠道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感染时常伴发皮疹,多发于夏秋季,出疹前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多数于发热时出疹,偶见热退后出疹,皮疹多样,要为斑疹,斑丘疹,水疱,荨麻疹及瘀点,出疹无一定顺序,疹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6.奶疹:奶疹多见于婴幼儿,突然高热,发热3-4于后热退疹出,皮疹为玫瑰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1天内布满全身,2-3天后迅速消退,不留痕迹. 现代医学治疗: 一般护理:患者宜隔离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口腔,鼻腔及皮肤的清洁.保护眼睛,避免强光照射,若眼分泌物过多,可用3%硼酸溶液冲洗,口唇干裂可涂植物油.供给足够水分和热量,酌情给予维生素B1,C等. 药物治疗:早期可用病毒灵,板兰根注射液.高烧物理降温或服小量退烧剂.烦躁不安者口服苯巴比妥,或肌注安定.剧咳者口服止咳糖浆或止咳片.继发感染者酌情选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可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1.邪袭肺卫(疹前期): 症状:发热恶寒,喷嚏咳嗽,目赤流泪,倦怠思睡,口颊有麻疹斑.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以辛凉透表,方用银翘散加减. 银花12克,连翘12克,牛蒡子12克,浮萍10克,前胡10克,淡豆豉10克,蝉蜕6克,升麻6克,葛根10克.水煎服,1日1剂. 2.邪留气分(见形期) 症状:高热不退,肌肤灼热,咳嗽加剧,烦躁不安,口渴欲饮,皮疹循序透发,初起稀疏,色较鲜红,逐渐稠密,融合成片,色转暗红,分布周身.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治以清热解毒透疹,方用清解透表汤加减. 西河柳15克,蝉蜕6克,葛根12克,牛蒡子12克,紫草根12克,浮萍10克,元参12克. 3.邪伤气阴(疹殁期): 症状:皮疹按出现的顺序依次退疹,并见糠皮样脱屑及皮肤棕褐色斑,热退身凉,食纳增加,或遗有潮热,口渴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益气养阴兼清余邪,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党参12克,白薇10克,扁豆12克,芦根30克,丹皮10克.水煎服,1日1剂. 4.麻毒闭肺: 症状: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促血煽,喉间痰鸣,疹出不透,甚则口唇青紫,舌红绛,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紫草10克,蝉蜕6克,天竺黄19克.水煎服,1日1剂. 5.心阳虚脱: 症状: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冷汗淋漓,疹出不透,神昏不安,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回阳救逆,方用参附汤加减. 人参12克,附片6克(先煎),黄芪30克,桂枝9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龙骨10克,甘草9克.水煎服,1日1剂. 6.邪闭心包: 症状:高热神昏,谵语烦躁,面赤气粗,疹出不畅,或疹密色紫,时有抽搐,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方用清营汤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犀角3克(水牛角30克代),生地12克,山栀10克,黄连9克,丹皮10克,地龙10克,菖蒲10克,郁金9克.水煎服,1日1剂. 7.麻毒攻喉: 症状: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呛咳呕吐,烦躁不安,甚则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颜面紫绀,舌红苔黄,脉浮数.治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银花12克,连翘12克,元参15克,桔梗10克,射干10克,牛蒡子12克,紫草12克,胖大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 8.邪窜血分: 症状:壮热不退,烦躁不安,斑疹稠密,融合成片,颜色紫暗,甚则鼻衄,肌衄,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营凉血,解毒化斑,方用化斑汤加减. 犀角3克(冲服),生地12克,山栀10克,元参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0克,紫草12克,板兰根30克,三七9克.水煎服,1日1剂. 9.麻后痢疾: 症状:麻疹虽收,身热未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白夹杂,纳呆神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痢,方用白头翁汤加减. 白头翁15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秦皮10克,赤芍10克,枳壳12克,黄柏9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 10.麻后潮热: 症状:麻疹虽收,潮热日久不解,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渴多饮,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方用青蒿鳖甲汤. 青蒿15克,鳖甲15克,地骨皮15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细生地15克,元参12克,玉竹10克,麦门冬10克.水煎服,1日1剂. 用药加减: 阴虚偏寒者加麻黄,桂枝,紫苏; 疹出不透者加芫荽,樱桃露; 斑疹成片,颜色紫暗者加红花,丹参; 咽痛音哑者加六神丸,玉蝴蝶,胖大海; 呕吐者加玉枢丹; 纳呆者加鸡内金,谷麦芽;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鲜竹沥; 痰多气喘者加白芥子,莱菔子; 热盛惊厥者加羚羊角,钩藤; 汗出不止者加龙骨,牡蛎,浮小麦; 腹泻者加葛根,黄芩,黄连; 便秘者加大黄; 麻后夜盲者加杞菊地黄丸; 麻后搔痒者加何首乌,白蒺藜,蝉蜕,白薇等. 单方验方: 1.浮萍9克,芫荽9克.水煎分服. 2.紫草饮:紫草,赤芍,麻黄,当归,甘草各等份,共为粗末,每服10克,水1杯煎服. 3.五粒回春丹,按年龄大小分服. 以上3方用于麻疹初起,疹透不畅者. 4.硼砂3克,儿茶9克.用滚水泡饮,少量多次分服.适用于麻疹后声音嘶哑. 5.贯众制成粉剂,6个月至3岁小儿,每服0.25克,1日2次,连服3日为1期,每隔1个月使用1期.用于预防麻疹. 6.尿泡蛋:采用初患麻疹(疹前期)病儿的童便,浸泡鸡蛋7天以后,洗净煮熟,每次服1只,每日1次,连服2-3日.用于预防麻疹. 7.紫草2-3克,水煎,分3-4次服用,用于预防麻疹. 外治法: 1荞麦60克,鸡蛋清1个.调合一处,揉成面块,如核桃大,加香油少许,在患者周身揉搓,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3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麻疹并发肺炎. 2晚蚕砂30克,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汤,倒入盆中,待温洗患处,每日2次,连洗3-4日.适用于治疹后皮肤发痒起疹,抓破后出血如疮. 3麻黄,浮萍,芫荽,用黄酒加水适量煮沸,使水蒸气布满室内,再用热毛巾蘸药液热敷头面或胸背.对麻疹透发不利者,颇有疗效. 针灸疗法: 1.体针 麻毒闭肺:治以宣肺泻热,止咳化痰. 取穴:肺俞,尺泽,大椎,曲池,身柱. 麻毒攻喉:治以清泄肺胃,解毒利咽. 取穴:少商,尺泽,合谷,陷谷,关冲. 邪陷心肝:治以清热解毒开窍,凉血散血息风. 取穴:大椎,曲泽,水沟,百会,太冲,血海. 曲池,委中用三棱针刺浮络出血. 2.刺络:用以治疗邪热内闭,疹出不畅,以粗毫针点刺风池,合谷,列缺,大椎,风府,肩(骨禺),十宣,见紫血溢出,血出疹即可透. 推拿疗法: 疹前期:清泄宣透郁热. 手法:按摩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推三关,补脾土,揉肺俞,清板门,内运八卦. 出疹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手法:揉小天心,揉二扇,推补肾水,清板门,清肺经,清天河水,分阴阳. 收疹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手法:分手阴阳,推补脾经,推补肺经,推补肾水,揉二人上马,清板门,揉中脘. 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作好疫情报告,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后10天. 2.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通过宣传使小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广泛开展保健工作,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上门,患儿避免外出. 3.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儿 自动免疫:8个月小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1次接种后免疫作用可维持4-6年. 被动免疫:小于2个月或体弱多病儿接触麻疹可肌内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或成人全血,在接触麻疹后3-5日内注射者能减轻症状. 幼儿园发现麻疹后应暂时停止易感儿的入托.对接触易感儿可酌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疾病百科| 麻疹

挂号科室:传染病科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发烧、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红斑样皮疹、斑丘[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麻疹样红斑怎么治疗 麻疹并发脑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麻疹合并肺炎、心肌炎 病窦综合征合并麻疹病人如何护理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鲜竹沥

鲜竹沥

清热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说明书]

地西泮片

地西泮片

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