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尔氏综合症(耳源性眩晕)本病也称内耳性眩晕症、膜迷路积水。临床特点为发作性眩晕,波动型听力减退和耳鸣。眩晕为突发性的旋转性眩晕,病人睁眼时周围的物体绕体转动,闭眼时则感自身在转动,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和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眩晕持续约30—45分钟,持续发作数天.甚至数周则要考虑其他原因。发作时病人意识清楚。耳聋发作时明显,间歇时听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听力呈波动型是本病一个特征,发作次数愈多,耳聋愈重。耳鸣常在发作前.中出现,发作后逐渐轻或消失,多数高频性。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内耳毛细血管前动脉痉挛,局部缺氧,血管纹毛细管滞留,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内淋巴过多而致膜迷路积水。内淋巴过多亦可因内淋巴囊吸收功能不良造成。情绪紧张、劳累以及变态反应等为诱发因素。前庭功能早期正常,多次发作后功能减退。纯音测听为波动型感觉神经性聋,早期称上升性曲线,晚期呈现下降型曲线且无波动。有复聪现象。自发性眼震多呈水平型或水平旋转型,发病数小时后,快相向健侧。甘油试验阳性者,是诊断本病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根据眩晕、耳聋、耳鸣三联症,听力呈波动型,甘油试验阳性,本病不难诊断。但须与突发性聋、勒膜氏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等相鉴别。本病发作时应静卧,低盐少水饮食。同时应用镇静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解除膜迷路积水。内科治疗1年以上而眩晕仍发作、迁延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本病中医属“眩晕”范畴。本病之本属虚,病标属实,以脾肾之虚,肝阳上亢居多。脾气虚弱,水湿分布失司,聚湿成痰成饮,痰浊上犯于头,蒙闭清窍,可见眩晕、胸闷、纳呆;若旧病及肾而肾阳虚,寒水上泛,可见眩晕,卜心悸动,畏寒肢冷;若肾阴虚,肝阳上亢,化火生风,风火上扰,可每因情绪波动而发眩晕,口苦咽干,而肝风挟痰上扰之证亦属常见,临床当根据不同的证候表现选方服药,方能奏效。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内耳眩晕症,病因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迷路水肿,内淋巴液产生过多,压力增高等有关。确切病因尚不明。多发生于中年男子。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主要症状有:①眩晕。常突然发作,觉天旋地转,或自身在旋转、摇晃的错觉,重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多数在1~2天内自行缓解。②听觉障碍。常发生于一侧耳听力减退,听力检查时呈典型的感音障碍,并有重振现象。③耳鸣。多为高音调的持续耳鸣,发生于患侧,常与耳聋同时发生。治疗方面,可对症用安定、冬眠灵、苯巴比妥、东莨蓉碱,阿托品、654-2、晕海宁、谷维素、本海拉明等。剂量与用法由医生决定或按药品说明书使用。还可采用针炙治疗,取风池、合谷、内关、翳风、听宫穴。还可服中药:用半夏9克,白芍9克,茯苓9克,天麻2克,陈皮3克,甘草3克,枳实6克,竹茹6克,旱莲草12克,钩藤12克,以上为一剂,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三至五剂。美尼尔氏综合症作者:佚名转贴自:中华美食大枣7个,黄瓜蔓一把,水煎,加少许黄酒服,出汗苍耳子10个(为一天量),水煎分2次服,5-7天可愈泽泻30克,白术15克,牛膝10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代赭石(先煎),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芍、草决明、钩藤、半夏、茯苓、陈皮、旋复花、竹茹、五味子、紫胡、黄芩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3次分服。山羊角(切片)12克,川芎9克,天麻6克。先煎山羊角1-2小时,再加后2味药同煎10-20分钟,去渣温服,每日1剂。主治头晕目眩,行则欲仆,视则欲呕或头痛。茯苓、猪苓、泽泻各20克,胆南星15克,半夏、白术、桂枝各12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症状消失后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熟地、茯苓各15克,怀山药24克,山萸肉、枸杞、益母草各12克,泽泻、丹皮各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恢复服。白术、白蒺藜各12克,秦艽、郁李仁、天麻各9克,半夏、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急性发作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