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脑梗塞,走路时脚尖踢地。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4天
目前一般情况:打了苦碟子好转。
其它:请问专家该如何预防,现在可有针对好的治疗药。
您好,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如脑梗塞已经形成,意味着脑的缺血性损害已属不可逆性,目前外科所采用的各种脑血管再建手术将不能发挥多大的效果。为此提倡手术应在未发生完全性卒中之前进行为好。手术的种类如下:
(一)颈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thromboendarterectomy,TEA)适用于颅外颈动脉系统的狭窄或闭塞,其部位在下颏骨角以下,手术可以达到者。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动脉管腔内的凝血块,剥除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使狭窄的管腔扩大,然后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材料修补管壁。
(二)颈部动脉旁路手术(arterialbypassinneck)又称颈部搭桥手术。适用于TEA不能疏通的病例。在颈部闭塞动脉的近端与远端之间用自体或人造血管吻接一旁路,代替闭塞的动脉。
(三)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arterialbypass,EIAB)适用于颅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的闭塞或狭窄。大多采用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皮质分支作端侧吻合(STA-MCA吻合术),偶也有用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分支或小脑后下动脉作吻合以治疗椎基动脉的缺血。
(四)颅内动脉血栓摘除术(embolectomyofintracranialartery)适用于脑栓塞所引起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阻塞。病人多有心脏瓣膜病,由于心脏瓣膜上的赘块脱落导致脑动脉栓塞。
(五)大网膜颅内移位术(intracranialtranspositionofomentum)适用于颈外动脉已被结扎或闭塞的病例,或因颅内动脉过细,不能作STA-MCA吻合的病例。大网膜可带蒂或游离。如用游离的大网膜,应将大网膜上的动、静脉与颈部的动、静脉作吻合后再覆盖于缺血的脑皮质上。
(六)颞肌瓣脑贴敷术适用于大网膜移植术不能应用的病例。作颞肌下减压术,然后将带血管蒂的颞肌瓣贴附于脑表面,借颞肌的血供改善脑皮质的缺血。据文献报导此法简便,疗效并不亚于大网膜移位术。对由于moyamoya病引起的脑缺血尤为适用。
以上手术可以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特别是颅外手术与颅内手术的合并应用在复杂的有多发动脉病变的病例是常需考虑的。
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例及手术后的病例非手术治疗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非手术治疗包括下列内容:
1.管理血压,采用降血压药使平均血压保持在18.7kPa(140mmHg)以下,如血压偏低,取头低平卧位。平均血压低于10.7kPa(80mmHg)时,可采用缓和的升血压药物,并查明原因。
2.选用高渗脱水性药物如20%甘露醇等或利尿剂如速尿等降低颅内压。
3.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改善脑的微循环。
4.血管扩张剂如碳酸氢钠溶液,复方丹参合剂等静脉滴注。一般限于发病早期1~2周内使用。如用后症状加重应即停药。
5.口服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肠溶阿司匹灵0.3mg每日1~2次,或/和潘生丁15mg,日2~3次。抗栓丸,每次1丸,日3次。
6.妥善处理各系统并发症。
7.纠正有关的病因如高血脂症、糖尿病,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温馨提示:
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饮食中适当补充蛋白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