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蜈蚣係多足類之節足動物;腹黃形扁,長約三四寸。腮腳鉤端具有毒腺,蟄人時能將毒液注入傷口內部。與北方蠍子同為五毒之一。常棲息於朽木石隙或潮濕之處。足部被蟄,則劇痛紅腫,由踝、烴、腫至膝上。若不速治,毒攻心臟即死。2.治法:第一方:捕捉雄雞一隻,足上頭下,以倒立之。其口內涎液自然流出。儘速將涎液塗於傷口及紅腫之處,痛止腫消,神效立奏,匪夷所思,如嫌涎液不足,雞口抹入食鹽少許,涎必源源噴湧,縱同時多人被蟄,其涎量亦足敷應急也。第二方:用食鹽兩撮或兩匙,無論粗鹽晶鹽皆可,以溫水或涼水箸攪溶化,速塗或泡入傷口及紅腫之處,三五分鐘,斷斷痛止腫消而痊。三、說明:第一方:愚家鄉江西瑞金一帶民間習用之單一方也。猶憶幼時小朋友某,突被蜈蚣蟄傷,猛投母懷痛哭,其母便用此方治之,當即痛止腫消而癒。愚實目睹親歷,非敢向壁虛構也。第二方:道友伍伯高先生實證之單方也。某歲伍任職私立自由中學,一日清晨,訓導主任廖敵迪先生腹瀉如廁,忽忽納履,石足犬趾突劇痛倘血,頃刻,申趾而踝,紅腫浸及膝下。時校址設於桃園龜山,荒山岑寂,急救無由,廖隨手綴碘酒塗之,非特不能止痛,且右足黑、腫,狀如陳死人之足。伍早起邂逅,得悉緣由,奮勇檢閱夙藏之方書,以為選用此方最妙,乃立取晶鹽兩撮,溫水牛盆,箸攪溶化,並促使被蜇之右足泡水,不意才經三、五分鐘,竟痛止腫消而癒矣。惟用水調鹽,不可太淡;須達普通醬油之鹹度,方有殺菌解毒之效能。伍再三叮嚀,不可不知,故備述之。既而暑假居臨,有贛籍事務員某君,夜間貪涼,席地而臥,正酣睡間,忽然眼之周際劇痛,睜眼輒睹長約五六寸之蜈蚣,逝灑而竄。既嘗聞廖主任被蜇急救之方,亦擬用水調鹽以解。而是夕適值停水,一時情急智生,覓鹽一勺,但憑口液嚼化,合眼敷傷,矇隴入睡,翌日晨日上三竿,一醒即腫消而瘥,若無其事然;而眼際鹽霜,則凝如薄餅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