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分以下几类:1、感染性包括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2、非感染性(1)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3)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5)中枢调节失调:如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6)其他原因引起的小儿发热:如脱水热,发病率较高,多在出生后4~5天发生,主要是奶和水喂的不够,又加上从呼吸道、皮肤、大小便丢失不少水分,使患儿严重缺水。温度可高达39~40℃,患儿啼哭或倦睡、前囟下陷、皮肤弹性差、口腔粘膜干燥、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现象,大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遗症均可引起发热。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早日恢复健康!下面我来给你谈谈“小儿发烧”。1)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2)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将患儿转移到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3)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用于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包括以下方式:1.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头部冷敷方法。2.温水浴--注意:水温不可过冷或过热,浴中需加水时应在远离患儿处搅动。病情重及精神、面色、呼吸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3.温毛巾敷--30℃左右温水沾湿大毛巾裹住患儿身体,只需露出面部及足底1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同上。4.酒精浴--30--50°酒精,用纱布沾湿后,全身按如下方向擦拭:上肢,腋下一侧-→上臂外侧-→手臂;腋下-→上臂内侧-→手心;下肢,侧髋部-→大腿外测-→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4)药物降温--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剂。1.安乃近点鼻,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2.口服退热剂,如阿苯、泰诺等。3.注射退热药物,如赖氨比林等。注意:所有退热药物必须遵医嘱执行,两次退热剂使用必须间隔4小时(有高热惊厥可按医嘱执行)。新生儿不用退热剂(只需打包降温即可),用药后40分钟可测体温,检查用药效果。5)到儿科医院检查--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伴有腹泻的患儿注意留大便标本化验。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