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得附睾炎已四月有余,主要是西医治疗~但是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仍阴蘘有酸涨感,时重时轻~附睾有触摸疼痛!此病已影响我了日常生活!十分苦恼~网上大量搜寻资料,提示好像中医对治疗这慢性病有特效,特在此真诚求助能解我出水深火热中的好中医~
1.附~~网上搜寻的治疗慢性附睾炎的药方望医生帮我看看此方如何~能给我谈谈您的一点点个人观点吗?
2.在中医方面治疗慢性附睾炎的诊治实践中 真的中医对这疾病的治愈率有那么高吗?我想此问题也是广大慢性附睾炎患者都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在此真诚谢谢能为我解答的医生!!
蛇姑活血汤治疗慢性附睾炎143例报告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5 年 11 月 第 1 卷 第 1 期
1996年10月~2005年2月,我科以自拟蛇姑活血汤门诊治疗慢性附睾炎1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中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其中18~20岁5例;21~30岁57例;31~40岁45例;41~50岁24例;51~60岁9例;61~70岁3例。平均34.8岁。病程3个月~1年者77例,1~2年者49例;2~3年者8例;3~4年者4例;4~7年者5例。位于尾部92例,头部39例,全附睾12例;左侧105例,右侧29例,双侧9例,合并睾丸炎18例,精索炎12例。病程3个月~7年。临床多有附睾肿痛、坠胀、同侧腹股沟或下腹牵掣痛。炎性肿块直径均为1~3cm大小。
1.2 诊断标准 附睾一侧或双侧疼痛3个月以上,伴附睾肿大、或有硬结、质韧、压痛。除外特异性感染,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 蛇姑活血汤由蛇舌草30g,山慈姑30g,桃仁10g,莪术10g,土鳖虫10g,路路通12g,生黄芪18g,生甘草10g,白茅根30g,赤小豆30g,橘、荔枝核各15g组成。水煎服,2日1剂,1日3次,每服150ml。痛甚者加延胡索15g;肿块坚硬者加炮山甲10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加黄柏12g,酒军10g,败酱草20g。1个月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治疗最长达4疗程,最短半疗程,平均为1~2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患处疼痛及肿块消失,彩超示附睾形态、质地恢复正常为治愈;疼痛消失,肿块缩小1/2以上为显效;不痛或偶轻痛,肿块质地变软、稍变小为有效;疼痛及肿块无改变为无效。随访3个月以上不复发。
2.2 结果 按以上标准,本组143例中,治愈116例(81.1%),显效15例(10.5%),有效9例(6.3%),无效3例(2.1%),总有效率近98%。
3 讨论
附睾炎是发生于附睾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阴囊内最常见的炎性疾病,临床一般以慢性较为常见,又以单侧及附睾尾发病为多见。
附睾炎的病理改变早期为细胞炎变过程,由于炎症致纤维组织增生、附睾硬化,组织学上有广泛的瘢痕形成与附睾管闭塞。正是由于附睾管壁组织的纤维增生及瘢痕化,所以临床上虽经抗炎治疗,然肿块难以彻底消散,故西医多主张附睾切除。
慢性附睾炎中医学属于“子痈”、“子痛”范畴。其表现为阴囊部坠胀、固定不移疼痛、局部纤维化。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内生湿热,下注肝经,日久导致肝经气血疏泄失常,脉络瘀阻,致附睾结块不散而成本病,以淤滞凝结为其主要特征。
本方以蛇舌草、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辅为桃仁、莪术、土鳖虫、赤芍、路路通活血化瘀,赤小豆解毒除湿,白茅根清热利尿,橘核、荔枝核导药入厥阴肝经,且理气散结止痛,生黄芪扶正托疮,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本方重用活血之法,“通因通用”,通过大剂量活血化瘀,促进附睾炎后其增生纤维的断裂、吸收,软化附睾硬化组织,从而使肿块逐步得以消散、修复。
作者单位: 443003 湖北宜昌,宜昌市中医院
温馨提示:
预防睾丸炎的关键是一岁以下易感儿童可以进行接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