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较顽固且不易治愈的疾病,患者常在遇到异味或冷空气侵入时,出现不断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一般药物多难奏效。笔者用中药熏洗法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用药: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方法: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不认,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就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湿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与此同时,患者还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
鼻腔黏膜是整个身体黏膜系统重要组成之一,是非常精细、敏感和活跃的防御器官。这种特点使其对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刺激产生正常反应,以维持上呼吸道内外环境的平衡。这类反应包括血管的舒缩(鼻塞)、腺体的分泌(流清水涕)和喷嚏反射等。“过敏性鼻炎”则是指鼻腔黏膜对某些刺激过度敏感而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过强反应。医学上称之为鼻黏膜高反应性鼻病。刺激因素有免疫性(变应原)、非免疫性(神经性、体液性、物理性)之分,根据刺激因子的性质和发病机制,过敏性鼻炎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因而,过敏性鼻炎实际上是一组疾病的总称。由于以往我们对过敏性鼻炎认识的局限性及医疗设备的限制,大家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概念:过敏性鼻炎是无法治愈的。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采用了最新一代微创技术等离子体选择性阻断筛前神经、翼管神经,有效率在90%以上,且无痛、不出血,被WHO评论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之一。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过敏源而导致的鼻粘膜工型变态反应性鼻病。变应原多为常年吸入性变应原,如屋内尘土、螨虫、霉菌、动物皮屑、羽毛、空气中飘浮的花粉,少数也可为食物。它的主要症状鼻痒、连续多个喷嚏,水性粘液性分泌物多量、鼻阻。过敏性鼻炎又分为二类:1、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通常与花粉、霉菌孢子的接触而发生过敏,发病有季节性、多为每年2-4月和8-10月。2、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为长期有持续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过敏源也较复杂。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外用用量每天2次,每个鼻孔2下/次。90左右一瓶(治好需要2—3瓶)日本治鼻炎的白色药片(名字忘了,回去找找)吃的每天3次,1片/次40左右1盒(治好可能需要吃4—6盒)一起使用,药吃2个月就可以了,伯克纳要长期使用到4个月左右。或者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外用治疗期间每天2次,每个鼻孔2下/次恢复期间每天早上一次,每个鼻孔2下/次120一瓶吧???滋润,保护鼻黏膜,缓解鼻血管用的滴液(如滴鼻净)这样的外用药配合辅舒良一起使用。不需服药。很便宜一起使用,估计要3个月能治好,需要辅舒良2-3瓶我以前用的第一种方法,本来治疗的已经很好了,因为自己大意,没有彻底治好。目前正在使用下面的方法,才1个月,感觉已经好很多了!还有个小窍门,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吸入鼻腔。反复几次,可以缓解鼻炎。药物治疗不同药物治疗的机理可能不同,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以下列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药物种类常用药物名称作用原理用途注意事项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新敏乐等对抗组织胺,机体在过敏原的刺激下释放组织胺,进而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预防和治疗扑尔敏可引起嗜睡,司机,飞行员等禁用,新一代抗组胺药无嗜睡作用。但息斯敏有副作用,慎用。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眼液及口服药,曲尼斯特在有过敏原的情况下,阻止机体组织释放组织胺。预防可以引起嗜睡。减充血剂麻黄素,必通,肾上腺素,呋麻合剂减轻鼻腔阻塞。短期治疗使用不超过3天,最长一周。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溴化物减少由组织胺引起的涕多症状。治疗临床上不常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眼液,伯克钠,雷诺考特减轻对过敏原的反应并抑制炎性反应。治疗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的全身副作用,但一般副作用轻微,尤其是最近用于临床的药物。鼻用湿化剂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提示1、远离过敏源2、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3、忌吸烟4、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5、规律作息避免过劳脱敏疗法,用已找出的变应原作脱敏剂,开始均采用小剂量作皮下注射,并逐渐增加剂量,到最大忍受量时改为维持量,直到症状消失为止。经此法治疗的病人,体内可产生大量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可阻断抗原与IgE抗体的结合,降低介质细胞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但由于过敏原可能很多,往往限制了其效果。以上则是我搜寻的全部内容,祝你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过敏性鼻炎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