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自我治疗>>>>
也许你就像美国的150万口吃者中的大多数一样,不能得到适当的口吃临床治疗。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依靠你自己,利用一切你所能够利用的治疗方法和相关资料,进行自我治疗。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你需要改变这一切,你真的需要改变你现在的说话方式。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但是你依然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有些人有一种不切实际幻想认为口吃会在某一天自动消失,你不能对此说法抱有希望。另外也不要寄希望于一贴灵丹妙药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你也不能被动等待好的治疗方法某一天会自动上门来找你,相反你必须自己去努力去寻找。你要明白,那些老的治疗方法以及多年来你所为之所付出的努力对你都没起什么作用。习惯势力总是很强大,你会发现自己很难改变目前的这一切。尽管现在的讲话方式让你不是太舒服,但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我们总是在那些未知的东西面前退缩。
为了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长期进步,你必须愿意忍受暂时的不适,有时候甚至是苦恼。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什么你现在不能花点时间和精力来治疗,让你以后能想说就说呢?那么怎样治疗呢?你要把口吃这一世界难题彻底击垮,一次性予以解决。没有人认为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现在就该开始了吗?
要想治好口吃,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是口吃患者必须深信口吃能够被有效的制服,同时还要有战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品格。绝望、悲观、被动是自我治疗的最危险的敌人。
二、关于我们的自我疗法>>>>
这本书是写给我国(美国)的许许多多的口吃患者看的,是以第二人称来阐述他们应该如何控制口吃。我们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作为一个口吃患者,你不需要向你的口吃绝望的投降,因为你能够改变你的说话方式。你能够学会以更轻松的方式说话,而不是象以前那样苦不堪言。没有哪一种方法能轻松而且快速的解决你的问题,但是采用正确的自我疗法,肯定会带来成效。
经验已经让你对一切声称能解决你的口吃问题的治疗方法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过去,你可能已经尝试过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让你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终你终于幡然醒悟。本书不会承诺迅速而神奇地治好你的口吃,也不会对你进行误导。它只是阐释你能够做而且应该做的工作,来克服你的语言困难。这本书基于那些经事实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过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矫正计划。在这一计划中,你可以随意的四处走动,除非你处于那些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你的场合,比如说,当你在打电话的时候。如果你拥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复读机或者录音机,能够随时随地地录下你的声音,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些设备的价格并不太贵。同时你也要准备一个小的备忘录。
三、口吃的最初原因>>>>
有一个广泛接受的观点值得一提,这个观点也是比较有趣的。口吃发生的最初原因其实并不存在。人们提出了好多理论来解释口吃的原因和特性。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得到了证实或者可能会得到了证实。这些理论认为口吃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影响或遗传因素,或者由于两者的交互作用。
无论口吃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现在都不会再对你起作用了,在现在看来,这些原因也不见得正确。因而我们认为口吃的最初原因现在对你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影响你现在进行的矫正过程。你真正需要考虑的是什么原因让你现在一直口吃、不见好转。
你没有理由一辈子都这样绝望的口吃下去,使你的生活和事业一败涂地。别人治疗成功了,你也能。
四、影响治疗的因素>>>>
在向读者解释口吃治疗的详细步骤前,我们要讨论一些相关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和你的矫正态度,矫正观点,矫正中的所作所为有关系并影响了这些方面。
这些因素包括了会对矫正过程产生实质影响的那些方面的信息,例如,人的感觉、情绪、压力、注意力分散、获得他人帮助、动机等等。首先,我们指出感觉和情绪一般是如何影响语言困难的程度的。
1)感觉和情绪
口吃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障碍。它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种复杂的功能紊乱。对心理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口吃大体上由于口吃者不惜一切地避免口吃所引起的。换句话说,它是口吃者对自己开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玩笑。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是在说话时你非常非常想流利的说话,以至于你试图让自己把话说得完美无缺。你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你的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不幸的是,语言的机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你越想不口吃,无意中口吃就越厉害。
口吃影响了你的情绪,因为作为一个口吃者是非常令人难受的。可能他们会想作为一个口吃者真丢脸,即使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结果是你对你的语言困难更加地敏感。
口吃的经历或者不能流利地说出想说的话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这是事实。结果是,某些环境下,口吃者感到非常困窘和丢脸,他们不得不忍受绝望、羞辱、自卑、沮丧,有时候还会有自我仇视。
人们的情绪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这一切会从总体上影响到他们对他人和生活的态度。正如狗摇动的尾巴对狗的个性有影响一样(注:此说不知从何而来,看不明白),口吃也改变了口吃者的个性,但是如果你不那么敏感,并且知道当口吃可能会发生或者口吃确实发生了,你根本没必要惊慌的话,很快你的语言就会流利的多。
口吃恐惧可能是对于单词、音节、某些人、某些场合、打电话、说自己的名字等等的恐惧。如果你恐惧小一点。压力轻一点,可能你也就不会有如此有的语言困难了。
当你的恐惧感很强烈,相应的压力会增强,你会口吃得更加频繁,更加严重。有时候,你的恐惧感非常非常强,你会处于狂乱的境地,你的思想和行动近乎瘫痪。这种恐惧和焦虑感妨碍你进入那些本来你很喜欢的场合,你的个人经历也失色许多。这会让你感到更加耻辱和尴尬,你会觉得更加失败,因而你也会口吃得更厉害。所以你的口吃程度和你心中的恐惧大小是成比例的。
2)紧张与放松
由于恐惧使肌肉过度紧张,所以肌肉的放松是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目标。紧张,由于恐惧而产生,在激发患者的口吃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也是患者语言困难的直接触发器。如果并不要求自己的语言毫无瑕疵的话,那么你的口吃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多,或者至少你口吃起来也要容易的多。
压力是如何产生的?这很难回答。据说,催眠术会对减轻压力有帮助。如果你能够通过一些催眠术治疗降低或者消除自己的压力,那当然是非常好了,但是很不幸,没有迹象表明催眠术有长期的疗效。
还有另一种方法对患者的放松有帮助,许多患者都体会到喝一些酒精饮料或者处于轻度酒醉状态的话,他们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虽然这种方法通常会降低患者的压力,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口吃也要少一些,我们还是只能很遗憾的说,这种效果是暂时性的。所以很明显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
很不幸,我们也不能给患者推荐任何药物。镇静剂完不成我们的任务。
有人提议说,放松练习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或消除他们所体会到的紧张。如果患者可以通过放松练习过程来消除紧张,并且这种效果持久的话,那绝对是了不起的治疗方法。许多人投入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许多口吃者花了数以千计的时间进行这种练习,他们希望这一练习的效果能够对得起这一练习所需要的时间。但是效果是否能令人满意,还没有被证明。
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练习令人气馁。因为学会放松对人们的总体健康有好处-即使他们不是口吃的治疗方法。基本的原理还是:你越平静和放松,你得口吃就会越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你以一种流畅、缓慢、从容、深思熟虑的方式说话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有助于促使你以更平静和放松的方式进行交流。
比一般性的放松更为有实用的是特定肌肉的放松。如果你能确定大部分紧张所在的位置,那么可能你应该学会在说话时放松这些肌肉。有一些不同的肌肉放松练习方法,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对你有帮助。
这些练习仅仅涉及某些肌肉,这些肌肉包括控制你的嘴唇、舌头、口腔、呼吸的肌肉,以及某种程度上控制声带的肌肉。当你独自一人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你可以故意的收缩和放松这些肌肉。如果你能够在说话时放松这些肌肉的话,那肯定会对你有帮助。
我们也推荐经常进行柔软体操或者此类的体形训练。这一思路在于身体练习不仅对于人们的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建立大多数口吃患者都缺乏的自信心。
同时也因为体形训练可以使患者倾向于挺胸抬头,站的很直。这种姿势也能帮助患者产生自信心-一种你认为你比别人行,或者跟别人一样行的感觉。在这个方面,身体训练也会对你有帮助。
3)转移注意力
如果有一些方法可以使你从恐惧的想法中转移注意力,那么你就不会想到你的口吃,可能你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你能够忘记你是一个口吃者,你可能根本就不会口吃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你形成这样一种“健忘”。
任何东西,只要它能让你从恐惧那里转移注意力,或者不去考虑口吃的威胁,通常都会给你暂时的轻松。这就是为什么口吃者会受一些聪明的小把戏的误导,例如,他们会以一种唱歌方式说话,或跟着节拍器说话,或者说话的同时,扳手指、挥舞胳膊,或跺脚等等。这些奇怪的说话方式和其他一些奇怪的方式会使患者短时间说话流利。
当你预期会遇到语言困难的时候,转移你的注意力,可以暂时的掩盖你的恐惧。想想吧,你就是这样使用这些办法的。但是这并不会永久的减轻你的恐惧或者口吃程度。这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方法,和新奇的矫正方法对患者起作用的方式是一样的-至少要等其新奇感消退之后-如果患者对它的效果深信不疑,并且他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的话。
4)争取别人的支持
如果你能够得到在口吃领域接受过培训的称职的语言病理学家的帮助的话,那你是非常幸运的。然而,我们的自我矫正计划是基于以下的假设作出的:你没有机会得到这样的专家的帮助。即使你确实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能否矫治成功基本上还是取决于你自身。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你需要别人和你说话,进行持续的练习。如果你和一个家庭成员或一个好友关系很好,彼此互相信赖,并且你对他很有信心。他/她会在很多方面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作为一个观察者,这样一个人可以看到或者听到你自己并不清楚的东西。在你研究你口吃方式的时候(这将在以后讨论),在你遇到困难时,这样的一个朋友也有可能模仿你的口吃方式,帮助你弄清楚你的口吃行为。
他/她也有可能陪伴你完成某些任务,在你去的成绩的时候赞扬你一下,通过鼓励你继续坚持知道你达到你的目标,给予你精神上的支持。
亲爱的患友,你们好!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了解你的心理你的苦恼,因为我和你一样曾经患过口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同病相怜,可喜的是,我早走了一步,恢复了语言健康,我信心你和我一样,二阶是后来者居上.所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更多的口吃患者恢复健康.我热诚的欢迎你参加口吃治疗,认真的学习我所教给你方法.
有一种治疗口吃的方法,很管用.只要你有信心,按照我的方法进行训练,很快就会好的.
口吃的症状和类型
“口吃”是指语言系统的各种生理机能完全正常,而在讲话时发生现象,大致可分为下列七种类型:
(一)连发性口吃
这是很轻微的一种,讲话时,某一字有连续发出的现象。例如:“你……你……你……昨天到哪里去了?”或:“我……我……我……想去看电影。”这类口吃,儿童或初期口吃患者较多。
(二)往复性口吃
一句话中的词音讲过以后又重复再讲。例如:“我昨天到……昨天到……百货公司昨天到……百货公司……百货公司买东西。”或:“这支钢笔……这支……钢笔……质量……这支钢笔……质量……质量很好。”
(三)无义掺音口吃
这是在用词内容要掺进一个不必要的字音,如:“你(阿)到(阿)哪(阿)里(阿)去?”这类口吃儿童较多,十分难听。
以上三种类型均可归纳到第一阶段,一般来说,是口吃的初期现象,除一些字音和平共处词音有连续的出现和重复的现象外,面部无特殊表情。
(四)中阻性口吃
一句话开头几个字尚能勉强地、较顺利地说出,但到了中途碰到自己平常所最难发、畏惧的字音,心中发急,呼吸紊乱,语言突然在中途受阻。例如:有的患者最怕发“人”字和“老”字,遇到它们就会说成:“昨天我约了朋友到人、人、人、人民电影院去看电影,碰到老、老、老、王同志。”有的患者,在适应环境的时候,有时也能长篇大论地谈话,但中途遇到一些平时所惧怕的难发音,立即就会产生上述现象,甚至讲话无法顺利继续下去。中途性口吃属于发属的第二阶段,在讲话时就会想到某一字是自己所难发的字,同时又有条件反射的影响,当快要接近这个难发音时,情绪随之紧张,甚至面部有力的表现。
(五)强直性口吃
一句话刚说了几个连发性口吃,心里一紧张,口舌就好象僵住了,即使是平时较容易的音也发不出来,这时有些患者甚至会手脚发冷,处于痉挛状态。
(六)难发性口吃
这是口吃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每句话开始的第一个字音就无法说出,一句话虽然在大脑中翻来复去想了好多遍,做了好多准备,但一开口反而急得两眼直瞪,鼻翼翕动,遍身用力,呼吸紊乱而急促,尽管为了一句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在喉头发生沉闷、低微的“嗯”“嗯”“嗯”的声音,例如:“嗯、嗯、嗯、……嗯、嗯、嗯、你、你、你……”。
(七)伴随性口吃
这是在讲话前或讲话中途,遇到上述几种情况时出现的伴随运动。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手舞脚跺,有的急得脸红耳赤,甚至汗流满面。比如:有一位来自部队的患者,每当请示上级,应该先说“报告”两个字,而这“报告”的“报”字是他的难发音,他就要把右脚一跺,借助这一跺,才能把“报”字说出来。这种伴随运动,每个口吃患者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只要第一音借助一下,以后就能流畅顺利了,有的则不行,说了三五句,就要借助一下,形象很难看。
强直性、难发性和伴随性是口吃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就是第三阶段。至于口吃程度严重与否,也不完全决定于所占类型多少,有的仅占一种,有的两种兼有。不过较严重的口吃患者大多七种兼有。
口吃不是先天遗传
笔者在幼年时,由于口吃苦恼,一度也曾信神求佛,仰赖于宗教来摆脱口吃。看到一本《一掌经》,根据我的年庚进行对照,上面写着:“幼犯期艾”(注:期艾即口吃)。因此我曾误以为是前世注定的命运,除了精神增加苦恼外,还失去了对口吃斗争的信心。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宿命论当然不值一驳。但对口吃是先天遗传的说法,有些人至今还不能排除,因为很多口吃患者家庭成员中,有的母亲有口吃,有的父亲口吃,因而误以为有遗传性。一个小孩出生几个月后,刚开始动嘴,只会发音,不会说话。一岁以后,才能简单的“糕糕、饼饼、妈妈”等词,虽口齿不清,但绝对不会象口吃那样紧张,脸红耳赤,结舌瞪目地说成:“糕……糕,饼饼……饼,妈……妈”。这种口齿不清与口吃的本质是两回事。人们的一切知识才能,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当然,语言的获得,也是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的。比如;将一个婴儿与世隔绝,那么这个婴儿成年后,就不会讲话,也听不懂别人的讲话。本世纪五十年代的“狼孩”早就说明了这一点。再如:把一个初生婴儿往国外寄养,待这个婴儿成年后,一定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所以人们的语言的形成和确定,决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与后天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
语言是“耳口之学”,少数人“有聋必哑”不是正好说明这一点吗?因此语言主要靠模仿、听、学、说而成。虽然司掌语言的发音器官是先天赋予的,可是,语言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成功的。因此把伴随语言建立过程出现的口吃现象,说成是后天决定的,是十分荒谬的。
从笨嘴拙舌谈到伶牙俐齿
“天才的演说家”-这在口吃患者看来该是多么幸福人!
的确,一个说快板的能手,用他的“伶牙俐齿”一口气说一段又一段,绘声绘色,有急有缓,一会儿象高山飞瀑,哗啦倾泻,一会儿又象小河流水淙淙,这种口才是叫人羡慕不已的。反之当听到一个“笨嘴拙舌”的人在讲话,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听起来确叫人厌烦。
“笨嘴拙舌”和“伶牙俐齿”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人说:会讲话的人是先天的。也有人说:会讲话是后天锻炼的。
天才-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说,认为人与人之间在天资上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是先天的物质基础和后天的物质的、精神的条件造成的。但这些差别并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人们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地改变着。
不仅人的智力是这样,即使在生理的体质方面也是这样。例如:铁匠的健臂;车运工人的健腿;运动员宽阔的胸围等,都是很好的说明。
有人说:某人那张嘴,薄薄的嘴唇,就是一副伶牙俐齿的样子,岂非得天独厚吗?事实上嘴唇薄薄的人不一定都是伶牙俐齿的,而说快板的能手也不一定都是薄嘴唇。
下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原先的“笨嘴拙舌”-口吃的人,如何在生活中,刻苦地进行自我练习,终于克服了口吃习惯,变成为一个伶牙俐齿驰名世界的大雄辩家。
二千三百多年前的雅典有个名叫狄摩西尼的演说家,岂知这位历史上的雄辩家,却曾经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呢。他出身富家,幼年多病,两肩不平,个子瘦矮。幼年时叔父为了霸占他的家产而涉及诉讼,当法院审问时,他因无法答辩而败诉,并因口吃加上外貌丑陋,到处受人嘲笑和欺侮,因而终日过着悲哀绝望的生活。
他想到自己的苦难都是由口吃而造成,于是下定决心,立志矫正自己的口吃,锻炼正常说话和辩论的能力。相传他每天在家对着镜子练习讲话,或者跑到海边,把大海当听众,用自己激烈的雄辩式的演说,和海潮澎湃的吼声相对抗。他曾用石子含在口中练习说话,这样持之以恒的苦心锻炼,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居然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雄辩家。由于他长于辩论,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一个极有名望的律师。他为了反抗祖国的敌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国,订立军事同盟,又唤起本国人民觉醒,痛击强敌,当时企图吞并希腊诸邦的马其顿王腓力曾叹日:“希腊诸邦虽有强大的海陆军,实不足一顾,所惧者,唯狄摩西尼三寸之舌耳。”
以上事实说明:口吃患者也可能成为口喏悬河的雄辩家。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劝人们用含石子的办法练习说话,因为狄摩西尼当时含石子的办法也可能是对口吃急得没有办法才那样做的,也不是他矫正口吃的主要办法,但他那种刻苦锻炼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发音矫正法和语言的再学习
一、发音和语言
在动物界,昆虫会用它的翅划或膜来发出美妙的声音,夜和百灵会用它的喉舌歌声,牛马也会用它的嗓子喊叫,母鸡觅到食物咯咯地招呼小鸡。无论是昆虫或禽兽,它们的发音,充其量只能说是“动物语言”,同人类的语言不可比拟。
一个人要有完整的语言能力,必须具备下述几个条件:
(一)要有健全的发音器官,如:上下唇、舌、声带、气管、鼻孔等都不能有残缺。同时,这些器官的肌肉不能有麻痹或部分麻痹的现象存在。
(二)要有健全的小脑,使肌肉的收缩与张弛运动协调一致。
(三)要有健全的大脑,具有发育正常的智力和健全的心理品质,以作语言的接收、加工、反馈和表达。
(四)从事语言活动的肌肉,能自由地运动。
据生理学和解剖学证明,口吃患者的上述四个条件是基本具备的,但缺少的是健全的心理品质。说话主要靠着发音,发音主要靠着声带,如果声带坏了,就发不出声音或会音哑。比方患了感冒,气管发炎充血,使声带变厚,起了病理变化,那也只会哑着声音讲话,而不致口吃。讲话要肺部出气,但患严重肺结核的病人,虽然肺快被蚀尽了,也只会使语言变得微弱而不致口吃。讲话要靠大脑的构思,一个白痴,虽然不能组成整套的语言,但也能喊“我要吃”“我要坐”,决无口吃现象。上述事实又再一次地说明:口吃并非语言系统、生理机能的疾病。是由于多次吃音的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用发音和语言的练习,消除口吃病态心理,重新恢复正常的语言能力。
二、说话前的障碍
一旦有了口吃习惯后,由于心理恐怖、呼吸失调、性格急躁等引起心理状态在瞬时的一系列异常的变化,而导致呼吸与发言失调的口吃现象。这是人为因素造成习惯性语言口吃,现象颇为复杂,兹分述于下:
(一)患者在说话时,由于大脑机能剧烈活动,先使鼻孔猛烈吸气,尔后引起气流停滞,同时城吸气后期,大脑发布语言的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但是由于发布语言的活动在先,排气活动还未形成,所以使语言迟迟难发。当吸气活动停止后,大脑机能活动又以优先指挥发音活动还是不能达到有效的配合,使气流在跑失的过程中形成“嘶……嘶”无语的声响。当这种大脑机能活动的忙乱现象降到一定程度时,则会使缓慢的排气与发音器官的活动趋于协调,而又由嘶嘶无语的声响转化为语言的副出、冲出、蹦出,但音高,音急,常使听者惊吓一跳。
(二)有时由于第一音的难发和欠稳,故又形成多次重复,以后才能较为顺利地完成句子的表达。但又因语言的顺利而往往想一口气把后面的话都讲完,结果形成收腹活动来硬挤硬压肺部排气,使排气时间持续延长,所讲句子太多,末音太低,平淡无力,最终又使换气不能及时进行,导致大脑机能活动的缺氧而重又陷于忙乱,为以后说话时的口吃音发生打下了基础。
(三)由于第一音的难发,还往往利用一些不必要的但又能“救急”的“费词”(如:‘但是‘还是‘这个‘那个‘啊‘哈‘哼‘呀等)和举动(手足舞动、面部抽动、挤眼睛、拉嘴角、伸舌头、扳动嘴唇等动作)作为引导,才能使语言较为勉强地发出。这种现象的产生,当然也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这是患者逼得无法而“应急”的自发办法。尽管这种动作能协调语言达到较为勉强地发出,但患者内心却感到很不自然,由于内心矛盾的影响,使难发音范围逐渐扩大,同时,也会使语言表达能力增加障碍,加剧了大脑发布语言时的额外负担和混乱。
(四)患者在讲话的过程,还存在着严重的死板语言和吸气不足的现象。在讲话时,明知某一字音发不出,但患者总是硬要把它发出而不管吃音多么严重,有时吸气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急忙发音,结果造成少气无力,听者感到十分难受,这是急于说话的倾向造成的。
(五)由于大脑与发音器官缺乏及时的联系,在将近谈话的一刹那间,大脑一方面要支配说话,一方面又要支配其它人关器官动作,因为神经系统传达工作做得不及时,往往使其它器官的动作在前,说话在后,这样就使口吃之间联系脱节,其时大脑活动就有空隙,在这个空隙间,若遇外界环境的刺激,口与脑的之间联系就会暂时趋于中断,或者在这个口脑联系的空隙间,因发音器官不受大脑的支配,就不自禁地发出各种急剧的口吃,尽管很难堪,出足洋相,但仍然不能自禁。
三、发音法的法则
口吃患者在说话时,口吃的显著表现是在第一音,遇到难发音,表现更为突出。其实中阻性、难发性都是在第一音出了故障,究其实质是第一音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急-心慌意乱,肌肉紧张;
快-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都讲出来;
短-与第二音紧连;
不独立-第二音几乎同时发出;
高和重-猛然一声,冲出第一音。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汲取正常人讲话的优点,针对口吃患者(第一音)障碍的特征,对矫正口吃需要进行重新训练语言的办法,也就是语言的再学习,练习一种正确的说话方式,要求做到第一音发出的时候要:
平静-情绪稳定,肌肉松弛;
慢一些-不要很快,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拖长些-第一音少许拖长些;
独立-说完第一音,再发第二音;
低和轻-第一音比第二音要低一些。
矫正口吃决没有一蹴而就达到痊愈的捷径,也没有碰运气、图侥幸而成功的奇迹。如果是“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很难会有收获。反之,把指导者所按排的课程,不折不扣地完成,才能得到圆满的成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