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俗称“懒孵鸡娘痧”。这是因为患者有小腿肚子痛,直立不舒服,欢喜蜷卧之状,犹似懒孵母鸡状而形容取名。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可以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传播动物是野鼠和家猪。当这两种动物患带钩端螺旋体这类致病菌体后,通过排尿将菌体污染外界田水或雨水、泥土。而当人们接触这些污染水体后,水中的钩端螺旋体经人体粘膜或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内,长则三周,短则三天便可引发钩体病。早期钩体病酷似感冒,但有寒热、酸痛、全身疲乏三个自觉症状,还有眼红、小腿肌肉压痛和淋巴结肿大三个体征。钩体病发展很快,所以在有接触田水和洪水的人,出现有感冒样表现时,要及早去就诊,以防钩体病发展,造成重危的肺大出血型,青霉素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务须争取早诊、早治、早愈,严防误诊、拖延而发生意外。为了防钩体病,要开展灭鼠工作,以消灭与控制传染来源。家猪要实行圈养。在洪水泛滥时,猪圈水淹,导致尿液污染水体,常使灾区暴发江水型钩体病。其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管好田水。在钩体病老疫区,有条件的地方,在割稻前可实行排水晒田,再行收割;其三是疫区农民每年要打钩体防疫针,一般注射后一个月即有预防效果。临时变通方法可服千里光中成药片,在参加双夏割稻前一天开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连服三天停二天,直至种完晚稻为止。也可服用鱼腥草、穿心莲等来预防钩体病。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