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儿子上周发热,声音嘶哑,咳嗽的很厉害,带他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是白喉,用了很多药,病情好转了,但是好转的不多。
希望得到的帮助:白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喉的治疗方法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杆菌生长从而阻止毒素的产生。常选用青霉素,约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羟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3.抗毒素治疗
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在病程初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故应尽量早用。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咽白喉假膜局限在扁桃体者给2万-4万U;假膜范围广泛,中毒症状重者给4万-10万U;喉白喉和鼻白喉患者给1万-3万U。发病3日后方治疗者剂量加倍。抗毒素可以肌注或稀释后静滴,一次给完。24小时后病变继续扩大者可再以同量肌肉注射一次,注射抗毒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并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阳性者按脱敏法给予。
4.心肌炎的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可用泼尼松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严重病人可用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50U,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做静滴。
5.神经麻痹的治疗
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6.喉梗阻的治疗
对轻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随时准备做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较重,出现三凹症时,应即进行气管切开,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7.白喉带菌者的处理
先做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隔离,并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剂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顽固带菌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白喉恢复期带菌者如需做扁桃体摘除,必须在痊愈后3个月,心脏完全正常时进行。
西医治疗
1.病原处理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它能杀灭白喉杆菌。与抗毒素合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使病原菌更快地阴转,减少带菌率。剂量为80万~160万U/次,2次/d肌内注射,连用5~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40~50mg/(kg·d),分4次口服,用7~10天。
白喉带菌者的处理 先作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隔离,并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剂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顽固带菌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白喉恢复期带菌者如需作扁桃体摘除,必须在痊愈后3个月,心脏完全正常时进行。
2.药物治疗:
1)白喉抗毒素:抗毒素为治疗白喉的特效药,可以中和局部病灶和血循环中的游离毒素,但不能中和已进入细胞的毒素,因此应尽早、足量应用。对高度可疑或临床病例,不必等待化验结果,应及时给予。抗毒素的剂量应根据假膜的范围、部位、中毒症状的轻重和治疗早晚而定,假膜侵及范围,轻、中型患者用3万~5万U,重型患者用6万~10万U,咽白喉应减量,治疗晚者应加量。
中医治疗方法
(1)风热疫毒:初起恶寒发热,伴见头痛,咽痛,全身不适,有汗或无汗,咽部多见红肿,附有点状假膜,不易拭去,吞咽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肃肺利咽。
方药:玄参、板蓝根、山豆根、黄芩、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生甘草、土牛膝根。
(2)阴虚燥热:咽部红肿,喉间干燥,发热口干,口气臭秽,咳如犬吠,喉部有条状假膜,颜色灰白或灰黄,甚则侵及悬雍垂和上腭部,饮水则呛咳,舌质红绛少津、苔黄或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泄热解毒。这是中医治疗的白喉方法中有效的一种。
方药:玄参、生地、麦冬、川贝、赤芍、丹皮、板蓝根、土牛膝根、山豆根、天花粉。
(3)疫毒攻喉:身热目亦,咽痛明显,假膜迅速蔓延,可波及咽喉深部,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则吸气困难,喉间痰多如拽锯,胸高胁陷,面唇青紫,舌质深绛或紫暗、苔黄燥或灰而干,脉滑数。
治法:泻火解毒,涤痰通腑。
方药: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生石膏、青礞石、鲜竹沥、土牛膝根、赤芍、生大黄。
以上是对“白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1. 首先让患儿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的饮食,补足维生素 B和 C。
2. 白喉抗毒素治疗普通患者剂量为3--5万u,肌肉注射;重症患者6--10万u,半量肌肉注射;另半量缓慢静滴注。注射抗毒素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并作皮肤敏感试验。同时应用青霉素G,每次剂量为 40~80万u,肌肉注射,每日3--4次,持续 7-10天。红霉素效果亦佳,剂量30-40mg/Kg·日,分次服用疗程同前。
3. 对症治疗,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量安定、鲁米那等。
中毒症状严重,血压下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有喉白喉而梗阻严重时,应及时做喉插管。如已发生紫绀、昏迷、衰竭等窒息症状时,则应立即施行气管切开术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加强护理,经常抽吸气管内分泌物。并加强蒸气吸入。
病情好转后,应及时拔管。
4. 并发症的治疗,心肌炎患者应卧床 6周以上。给予高渗葡萄糖,大量维生素B1和C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能量合剂。有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及时处理。周围神经麻痹多数能自行恢复,有吞咽困难者可鼻饲食。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