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爸爸得了粘连性肠梗阻,腹胀腹痛严重、还会恶心呕吐,现在已经在当地的医院治了一个星期,病情也没有好转,医生还告诉我们需要做手术。我们现在都很担心,也不太相信那个医生了。
希望得到的帮助: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者并不矛盾。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即是为了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又是在为可能实施的手术做准备。而手术治疗亦不能解决所有的粘连性肠梗阻,如硬化性腹膜炎所致的瘢痕性粘连导致的肠梗阻,只有依靠非手术治疗争取缓解。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两种: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其核心内容就是尽量减少肠内容物量、减轻肠腔压力、消除肠道水肿、维持内稳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如果决定对肠梗阻行非手术治疗,则一定要将每项治疗措施落实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胃肠减压不是简单地在病人的胃内置一根引流管,这样达不到肠道减压的目的,必须将减压管的尖端放到梗阻近端,使肠管保持空虚,梗阻才容易缓解。
为减少肠内容物导致的肠膨胀,除禁食、胃肠减压外, 还应该使用足量的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消化液分泌和丢失。肠壁水肿也是造成肠梗阻难以缓解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利尿、脱水等方式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助于缓解肠壁水肿, 扩大肠管内径, 改善肠黏膜氧供,必要时还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除非梗阻肠袢内细菌过度生长产生盲袢综合征时可短期应用抗生素,此类肠梗阻一般不需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并能够为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是肠梗阻病人必需的选择。
近年来,水溶性造影剂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水溶性造影剂能加速不全性小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缓解,缩短病人的预期住院日。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非手术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的把握应在肠梗阻发展至绞窄前进行, 所谓的咖啡样排泄物、血性腹水等是肠绞窄的标志, 绝不能把这些标志单纯理解为手术探查的指征, 更不能因为没有上述症状而消极等待, 直到出现这些症状时才进行手术, 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失职。众所周知, 肠粘连现象开始后, 2 周左右加重, 3个月内最为显著, 3个月后, 粘连开始逐渐松解。因此, 手术治疗最好在肠粘连发生3个月以上, 或在2周内。当然, 如果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 应随时手术, 但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不宜太复杂。
病情分析: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重要的是要区别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因为手术治疗并不能消除粘连,相反地,术后必然还要形成新的粘连,所以对单纯性肠梗阻,不完全性梗阻。特别是广泛性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中药治疗可用复方大承气汤,症状体征轻者用生植物油或理气宽肠汤。也可配合针刺足三里。如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多为单纯性肠梗阻,而且这种新形成的粘连,日后可部分或全部吸收,非手术治疗效果常较满意。粘连性肠梗阻如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或怀疑为较窄性肠梗阻,特别是闭袢性梗阻,手术须及早进行,以免发生肠坏死。对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指导意见:
推拿按摩等可缓解粘连性肠梗阻症状,患者可以试一下。病人仰卧,术者双手掌紧贴患者腹壁,按病人自觉舒服乐于接受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按摩。如疼痛反而加剧者,应改变推拿方向,可多次改变体位。也可用生葱切碎炒热或用粗盐、吴茱萸炒热,用布包好熨腹部。
粘连性肠梗阻以通里攻下,行气止通,活血化瘀为治疗大 法。中医分为痞结型、瘀结型、疽结型三种,治疗如下:
1、痞结型
治法:通里攻下,行气止痛。
方药:实证用大承气汤。枳实15g,芒硝(冲服)12g,大黄(后下)10g,厚朴12g。虚证用五仁汤。杏仁10g,柏子仁15g,郁李仁20g,火麻仁15g,瓜蒌仁20g。如气滞较甚者加莱菔子、木香、郁金、川楝子以增其理气之功,呕吐频繁者加姜半夏、桔梗以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200ml,抽空胃液后经胃管注入,夹管2~3小时,密切观察,给药4小时未缓解,可再给药。一般控制在一日之内,如梗阻未见好转,即改手术治疗。
2、瘀结型
治法:实热者通里攻下,行气活血,虚寒者温中补气。
方药:实热者用大承气汤(见前痞结型)。虚寒者用大建中汤。蜀椒10g,于姜6g,党参15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代赭石。腹胀剧者加木香、香附,瘀滞加桃仁、当归尾,津亏加生地黄、石斛,体虚加党参、白术,虫积加苦楝皮、槟榔,食积加山楂、神曲,发热加黄芩、连翘,热毒较盛加银花、蒲公英,阴损及阳加熟附子、干姜。用法同痞结型。
3、疽结型
本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以上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重要的是要区别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因为手术治疗并不能消除粘连,相反地,术后必然还要形成新的粘连,所以对单纯性肠梗阻,不完全性梗阻,特别是广泛性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又如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多为新形成的纤维素性粘连,日后可部分或全部吸收,一般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如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手术须及早进,以免发生肠坏死。对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应按粘连的具体情况而定。
①粘连带和小片粘连可施行简单的切断和分离。
②广泛粘连不易分离,且容易损伤肠壁浆膜和引起溶血或肠瘘,并再度引起粘连,所以对那些并未引起梗阻的部分,不应分离;如因广泛粘连而屡次引起肠梗阻,可采用小肠折叠排列术,将小肠顺序折叠排,缝合固定于此位置;也有采用小肠插管内固定排列术,即经胃造瘘插入带气囊双腔管,将其远端插至回肠末端,然后将小肠顺序折叠排列,借胃肠道内的带气囊双腔管达到内固定的目的,以避免梗阻再发生。
③如一组肠袢紧密粘连成团引起梗阻,又不能分离,可将此段肠袢切除作一期肠吻合;倘若无法切除,则作梗阻部分近、远端肠侧侧吻合的短路手术,或在梗阻部位以上切断肠管,远断端闭合,近断端与梗阻以下的肠管作端侧吻合。粘连性肠梗阻可多处发生,手术中应予注意。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按起病急缓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部分却需要保守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胃肠减压
能使胃液排出,减轻腹胀,抽空胃肠积液后,以胃管注入辨证中药,以解除梗阻。
2、输液输血
由于禁食、呕吐、胃肠减压,气滞血瘀易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及时输液输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增强抗病能力甚为重要。
3、抗生素的使用
病情重,有腹腔感染时,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配合清热解毒中药使用。
4、灌肠
中药大承气汤或皂角30g与细辛6g水煎至200~300ml,从肛管缓慢注入或滴入作保留灌肠,能加强通里功下作用。也可用温等渗生理盐水或肥皂水1000~2000ml作一般灌肠,并可重复应用。
温馨提示:
对急性腹痛者,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