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爸最近觉得胃肠道不好,有时候觉得腹部胀痛,今天我带他,到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毕竟年龄大了,腹部CT中发现,腹膜后肿瘤,当时就吓了我一跳,幸好发现的早呢,请问医生,怎样治疗才好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腹膜后肿瘤由于位置深在,通常情况下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而当患者感觉腹部胀满或者摸到腹部包块时,肿物往往已经巨大。由于腹膜后肿瘤本身也缺少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少能够早期发现。
而到了后期,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例如压迫肠管导致的消化道梗阻,引起患者的腹胀及恶心、呕吐,亦或肿瘤坏死、出血导致患者的发热,患者无法进食导致的消瘦或恶液质等情况,与其他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并无本质区别。仅少数有功能的肿瘤由于分泌一些激素,可以影响血压或者血糖等。
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除淋巴瘤等少数腹膜后肿瘤对化疗敏感,多数的腹膜后肿瘤尚无有显著疗效的化疗药物。多柔比星、达卡巴嗪、吉西他滨等虽表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实验。
以舒尼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靶向药物在腹膜后肿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患者负担较重。基于基因检测的肿瘤分子分型,为复杂的腹膜后肿瘤进行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组织或血液的基因检测找到适合的靶向药物,将使肿瘤治疗的疗效增加,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team,MDT)
由于腹膜后肿瘤在生物学特性、病理学类型等方面的特殊性,多学科协作的作用尤显重要。在诊治过程中,由外科、内科、放疗、介入、影像及科研等多学科人员共同组成诊疗小组,对相关病例一同进行讨论,整体规划出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获得最合理治疗。
你好,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它是患者获得潜在治愈机会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行规范的根治切除(R0切除)。腹膜后肿瘤容易反复局部复发,患者往往经历过多次手术,并且复发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最终无法再进行手术。因此,患者除需要重视第一次手术的根治性,也需要在复发出现时找寻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后根据病理做后续治疗。
腹膜后肿瘤主要包括原发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及由其他部位转移来的继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常说的腹膜后肿瘤通常情况下仅指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多数属于软组织肿瘤,占后者的15%。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占恶性肿瘤不及1%。腹膜后肿瘤中恶性肿瘤占80%,最常见为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占4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SEER数据库的统计资料计算,我国每年腹膜后肉瘤新发病例应在10000人左右。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它是患者获得潜在治愈机会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行规范的根治切除(R0切除)。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更多的学者主张对腹膜后恶性肿瘤行间室切除(CompartmentResection),以达到更好的根治效果。文献报道,采用此种更广泛的切除,可以使切除后的5年复发率从50%降低到20%,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
腹膜后肿瘤容易反复局部复发,患者往往经历过多次手术,并且复发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最终无法再进行手术。因此,患者除需要重视第一次手术的根治性,也需要在复发出现时找寻合适的手术时机。
(1)有出血、梗阻等严重合并症时,需手术治疗,甚至可考虑行姑息性切除以挽救生命;
(2)临近重要脏器,瘤体继续增大将导致不可切除或有严重后果者;
(3)肿瘤生物学行为差,恶性程度高、复发间期短、生长速度快(如超过0.9厘米/月)时,手术治疗往往不能改变最终的生存时间,不宜进行手术干预。
以上是对“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腹膜后肿瘤采取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始被发现,当肿瘤包绕重要血管、神经时,处理非常棘手。因此,术前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些,如肠道准备、血管吻合材料和器械的准备等。术中首先要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必要时行冰冻切片检查。其次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肿瘤能切除者应争取整块切除,忌作分块切除和残留部分肿瘤组织。如腹主动脉壁有部分缺损时,应用修补或用人造织物加固,以免术形成个性动脉瘤破裂。
一、 腹膜后肿瘤治疗原则
1.手术原则
手术切除是大多数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少腹膜后肿瘤可完整地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故对手术应持积极的态度。有些腹膜后肿瘤能否切除,需经术中探查后方能确定。
(1) 由于腹膜后肿瘤来源丰富,种类繁多,解剖复杂,故应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2)手术切除力争完全彻底,减少复发率。
(3) 有邻近脏器受侵或术后复发者,可行肿瘤及受累脏器联合切除。曾有报道一例复发性脂肪肉瘤患者,第三次手术行肿瘤及左肾、脾、左半结肠和部分小肠联合切除,现已9年无复发。
(4) 对于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及较大血管而不能理想切除时,可行姑息性切除或肿瘤减量切除术。
(5)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应辅以化疗、放疗或/和免疫等综合疗法。
治疗方法:
1、化疗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对化疗十分敏感,一经确诊应首选化疗(见第七篇第五章恶性淋巴瘤),可获得较高完全缓解率。
2、放疗
对原发的未分化肿瘤和恶性淋巴瘤有一定的疗效。
无论是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术前都需要进行多学科的讨论,包括麻醉科、输血科、重症治疗科等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并且术前还要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降低医疗风险。最终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使腹膜后肿瘤处于一个围而歼之的状态。
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需同时切除时,可行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吻合,或腹主动脉、髂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搭桥吻合,肿瘤侵犯下腔静脉时,如范围局限,可切除部分静脉壁,用自体颈内静脉片修初。有时可行肝下肾静脉段下腔静脉切除,同时切除右肾,结扎左肾静脉根部,依靠左肾静脉的侧支仍可保存左肾功能。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特别要注射控制血压和补充血容量。
腹膜后肿瘤发生于腹膜后的软组织肿瘤以脂肪肉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平滑肌肉瘤,其他一些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旧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和恶性间皮瘤等。腹膜后肿瘤虽发病率低却涵盖了数十种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各异的肿瘤,加之解剖结构特殊和瘤体巨大,给相关治疗决策的制定及实施提出了更高的学术和技术要求,也给相关的医疗机构在专家团队、仪器设备、诊疗模式等临床和科研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建议患者到有经验的大型诊疗中心就诊。
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
术前、术中乃至术后放疗,虽然显示了一些前景,但是远未达到共识。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展,特别是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及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bodyradiotherapy,SBRT)的应用,使位于身体深处、周围有很多重要器官的腹膜后肿瘤有了更精确的治疗靶区,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组织损伤。
2.介入治疗
介入不仅能在手术前帮助了解肿瘤的血液供应,对于动脉血供丰富、瘤体较大的腹膜后肿瘤,也可行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减少术中出血风险,或者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少移除肿物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当腹膜后肿瘤发生破裂出血,需紧急止血但又无法手术时,可试行肿瘤血管的介入栓塞或球囊阻断,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
温馨提示: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