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目前,由于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人们对其危害性逐渐认识,从而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也引起了高度重视.
但仍有一些人,(包括医务人员)对肾病与“肾虚”的概念模糊不清,甚至混为一谈,这在基层综合医院屡见发生.尤其一些个体诊所更为突出,有待于加以区别,以使疾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及治疗,避免误诊,贻误病情.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景岳全书·肿胀》又云:“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说明肾脏主水,主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等功能,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泌尿,生殖,运动及神经等系统的某些病症.所谓“肾虚”是中医诊断的一组症候群,可表现为腰脊酸痛,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身体浮肿,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等.它可表现在上述几个系统疾病的某一个阶段,而非单一指某一种疾病,故单以“肾虚”来解释肾脏病实属偏颇.
现代医学的肾脏病是指临床表现为肢体浮肿,尿量减少,血压增高甚至肾功能减退,贫血,恶心,纳差,昏迷,抽搐等症.故与中医的肾虚在病理机制,临床症状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尽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中医的“肾虚”不能与肾脏病混为一谈,只有肾脏病的某一个阶段可用“肾虚”来辩证.否则易患“虚虚实实”之祸,贻误病机.故临床中应重视中医的辩证论治,充分体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特色.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