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小儿先感昌,后发现不对头,医生说可能是心肌炎,如何迅速治好?
本地医生是否有意扩大病情,使我害怕?
其它:
辅助检查: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
病史:
目前一般情况: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
内科:病毒性心肌炎家庭常见病诊疗发表于2005-8-29:21:23概述:病毒性心肌炎(心血管内科)系病毒感染致全身多系统受累,其中以侵犯心脏尤为突出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多数与消化道、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乏力、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经适当治疗可得以完全恢复,少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心肌炎,最终发展为非特异性扩张型心肌病。本病可见于各年龄组,正常成人可能发病率为5%,儿童更高,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症状表现:1.心悸、气促、胸部不适及心前区疼痛,乏力、头痛、晕厥;2.心脏大小正常或扩大,心律失常,第一心音低钝,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诊断依据:1.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1-3周或急性期中出现心脏表现(如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等)及(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者;2.上述感染后1-3周内或发病同时新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而在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再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者;3.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束支传导阻滞;4.2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降>0.05mV,或多个导联S-T段异常抬高或有异常Q波者;5.频发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短阵、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等;6.2个以上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R波的1/10;7.频发房早或室早。8.粪便、咽拭分离出柯萨奇或其他病毒及(或)恢复期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4倍(双份血清应相隔2周以上)或首次滴度>640者为阳性,320者为可疑;9.心包穿刺分离出柯萨奇或其他病毒等;10.从心内膜、心肌或心包分离出病毒或特异性荧光抗体检查阳性。11.对尚难明确诊断者可长期随访。在有条件时可作心肌活检以帮助诊断。12.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应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β受体功能亢进症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患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及代谢性疾病等。治疗: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心电监护;2.对症、支持治疗;3.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4.抗病毒药物的应用。用药原则1.心肌病变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应用剂量宜较小,并注意毒性反应;2.应用利尿剂期间必须注意电解质平衡;3.激素仅适用于抢救伴严重全身毒血症状、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和危及生命的各种心律失常。4.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短期激素治疗后仍频发心源性脑缺氧综合者,必须立即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预防常识:增强身体素质,防治病毒性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如在感冒或腹泻的急性期或起病1-3周内出现心慌、气促、心前区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病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大汗淋漓,可能为严重心功能不全,应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向医疗急救中心打电话求助或以最安全、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送往附近医院。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以不引起症状为度,但应避免妊娠、较剧烈运动、饮酒及其他对心脏有害因素,一般应休息3-6个月,才可逐渐恢复工作。
温馨提示:
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西洋参,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